[实用新型]空调器的双导风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7152.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饶洋平;刘豆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57;F24F1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双导风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双导风板结构,属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具有出风口的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二导风板的枢转轴线之间平行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分别与电机驱动连接,第一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上侧,第二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下侧,第一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上侧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并且凸起朝向出风口上侧的一侧为楔形面;第一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下侧的一端设置为斜角。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风道气流吹出比率达到最大,吹出的冷热气流能量损失较少,使房间快速的升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双导风板结构,属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上的导风板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单一方向的导风,无法实现不同方向驱动导风,导风板保证正常遮蔽出风口的情况下,仅能单一送风,影响用户体验和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也有少部分空调采用了双导风板设计,例如专利文献CN203083096U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壳体,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导风板,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二导板,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导风板的转轴线之间平行设置,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具有相互拼接以封闭出风口第一状态以及分别进行导风的第二状态;第一电机,与第一导风板驱动连接;第二电机,第二导风板驱动连接。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调器无法对不同方向进行导风的间题,但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转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干涉的问题,需要通过程序控制,使两电机之间进行间歇式驱动,才能达到导风板自由转动导风的目的,根据其图2所示,两个虚线圆为两个导风板边沿的运动轨迹,可以从图中看出,第一导风板需要转动α°之后,第二导风板方能开始旋转,控制程序复杂;同时,由于导风板的转动行程受限,其实现的导风调节效果也会受到相应限制。此外,在专利文献CN203083096U中,对导风板的外形结构仅提出了“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具有相互拼接以封闭出风口第一状态以及分别进行导风的第二状态”的要求,并不能保证具有较好的导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双导风板结构,其具有更好的导风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的双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以及具有出风口的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二导风板的枢转轴线之间平行设置,第一导风板与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第二导风板与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第一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上侧,第二导风板设置在出风口下侧,第一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上侧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并且凸起朝向出风口上侧的一侧为楔形面。
进一步的是:第一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下侧的一端设置为斜角。
进一步的是:第二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上侧的一端设置为斜角;第二导风板的内侧在靠近出风口下侧的一端也设置为斜角。
进一步的是:第一导风板的上下两端在拐角位置均采用圆滑过渡;第二导风板的上下两端在拐角位置均采用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是:第一导风板的枢转轴线设置于第一导风板中部偏向出风口上边沿的一侧,第二导风板的枢转轴线设置于第二导风板中部偏向出风口上边沿的一侧;第一导风板下端的转动轨迹与第二导风板的上端的转动轨迹互不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7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式细胞涂片器
- 下一篇:一种隧道盲管可循环使用快速定位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