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8536.7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0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光柱;孙松涛;王许永;刘燕飞;王志勇;邢增为;李世会;胡传华;郭未昀;李报;李倩;徐广辉;李红武;陈建平;张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氩弧焊 焊接 过程 节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包括焊机和氩气管,氩气管包括第一氩气管、第二氩气管和第三氩气管,焊机内部设置有电压包,焊机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上航空对接接头、宝塔直通接头,后面板上设置有电磁阀,电压包一端与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航空对接接头连接,电磁阀与宝塔直通接头之间通过第一氩气管连接,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氩气管,第二氩气管的终端连接有氩气表,宝塔直通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氩气管,第三氩气管的终端连接有氩弧把,氩弧把上设置有与航空对接接头连接的耐高温开关。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阀的电动特性控制氩气管内介质流动,取代人员手动关闭阀门,减少手动操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氩弧焊培训过程中,需要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经常停顿去观察焊道之间的熔合和焊接效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短暂的间歇,停顿的过程中需要手动关闭氩气或者时间短的话不关闭氩气,这个时候造成氩气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满足在焊接过程中随时控制氩气开关的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包括焊机和氩气管,所述氩气管包括第一氩气管、第二氩气管和第三氩气管,所述焊机内部设置有电压包,所述焊机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航空插头孔和直通接头孔,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电磁阀孔,所述航空插头孔处设置有航空对接接头,所述直通接头孔处设置有宝塔直通接头,所述电磁阀孔处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压包利用其内设置的电源通过电源线一端与所述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航空对接接头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宝塔直通接头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氩气管连接,所述电磁阀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氩气管,所述第二氩气管的终端连接有氩气表,所述宝塔直通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三氩气管,所述第三氩气管的终端连接有氩弧把,所述氩弧把上设置有耐高温开关,所述耐高温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航空对接接头连接,所述电源、电磁阀和所述耐高温开关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所述电源为36V交流电源,所述航空对接接头为航空2芯对接接头,所述电源线一端利用其上的铜丝与所述电磁阀上的接线点焊接连接,另一端利用其上的铜丝与所述航空对接接头上的接线点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氩气管利用管箍进行固定,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第一氩气管用扎带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三氩气管用扎带固定在一起。
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焊机内部,且所述电磁阀穿过所述电磁阀孔后固定于所述后面板上;所述航空对接接头位于所述焊机内部,且所述航空对接接头穿过所述航空插头孔后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宝塔直通接头位于所述焊机内部,且所述宝塔直通接头穿过所述直通接头孔后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
所述电磁阀孔的的直径为10mm,所述航空插头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直通接头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航空插头孔位于所述直通接头孔的上侧,所述直通接头孔的圆心与所述电磁阀孔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源、电磁阀和耐高温开关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开关设置在方便操作的氩弧把上,学员在焊接时候只需要手指请摁压开关即可通电,通电后,电磁阀工作,气体输出,即可实现送气状态,保证氩气对焊接熔池保护,停止焊接时,释放开关按钮,电磁阀停止工作,输入管路闭合,实现氩气的关闭;利用电磁阀的电动特性控制氩气管内介质流动,取代人员手动关阀门的过程,减少手动操作的时间,不至于因为忘记操作而导致氩气浪费,且触发机构耐高温开关设置在氩弧把上,随时可以开关氩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氩弧焊焊接过程的节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8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