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科取材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8595.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华;贾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黄珍玲 |
地址: | 44102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科 取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病理科取材尺,包括主体,承载区的前端面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承载区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测量区,第二测量区的前端面设置有圆孔与旋转轴,旋转轴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内侧面设置有转动圈,转动圈的后端面设置有刀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杆,医务人员测量好长度后,将伸缩杆拉出对切割位置进行限定,使医务人员能够精准的将材料切割下来,通过设置圆孔、转动圈与刀刃,当医务人员需要圆形的检测材料时,圆孔能够测量圆形的材料,并通过旋转转动圈,使刀刃将材料切割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科取材尺。
背景技术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
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取材尺只能单一的对材料进行测量,不能对测量好的位置进行限定,容易导致医务人员在切取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不利于医务人员的使用。
2、传统取材尺只能单一的测量材料的长度,当医务人员需要测量圆形的材料时,装置不能提供测量并切取圆形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科取材尺,解决了传统装置不能对切割位置进行限定与不能测量圆形材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科取材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测量区,所述第一测量区的前端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一测量区的下端面设置有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的前端面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承载区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二测量区,所述第二测量区的前端面设置有圆孔与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侧面设置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后端面设置有刀刃,所述转动圈的前端面设置有手指把,所述手指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测量区固定连接于主体的内侧面,所述刻度线固定连接于第一测量区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区固定连接于第一测量区的下端面,所述保护套固定连接于承载区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保护套的内侧面,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于固定块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测量区固定连接于承载区的下端面,所述圆孔固定连接于第二测量区的前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测量区活动连接于第二测量区的前端面,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旋转轴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动圈活动连接于固定圈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刃固定连接于转动圈的后端面,所述手指把固定连接于转动圈的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科取材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病理科取材尺,通过设置伸缩杆,医务人员测量好长度后,将伸缩杆拉出对切割位置进行限定,使医务人员能够精准的将材料切割下来。
2、该病理科取材尺,通过设置圆孔、转动圈与刀刃,当医务人员需要圆形的检测材料时,圆孔能够测量圆形的材料,并通过旋转转动圈,使刀刃将材料切割下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市中心医院,未经襄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85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电机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