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8953.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丁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宸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9 | 分类号: | D06B1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生产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和上端连接有热风机的可拆端盖,可拆端盖连接于烘干箱体上端,可拆端盖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烘干箱体内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可拆端盖和烘干箱体的内底端转动连接,转轴侧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且分隔板上设置有多个交互风孔,相邻两个分隔板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挂钩,烘干箱体侧端设置有取放口,且取放口处铰接有密封门,密封门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烘干箱体侧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风机对纱线自上而下吹热风进行烘干,实现快速而均匀的干燥,同时可有效防止多个纱线之间缠绕打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
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为了清除纱线上沾染的灰尘,会对纱线进行清洗的加工,清洗后,纱线上附着了太多的水分会影响后序的加工,自然干燥又很缓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烘干机对纱线进行烘干,降低纱线内的水分含量以满足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
现有的能够充分烘干纱线的纱线烘干装置对纱线进行加工时多存在烘干不充分的情况,纱线往往只有一面能够得到烘干,这样加工以后的纱线水分含量仍然较高,需要进行重复的加工,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和上端连接有热风机的可拆端盖,所述可拆端盖连接于烘干箱体上端,所述可拆端盖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烘干箱体内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可拆端盖和烘干箱体的内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侧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且分隔板上设置有多个交互风孔,相邻两个分隔板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挂钩,所述烘干箱体侧端设置有取放口,且取放口处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烘干箱体侧下端设置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体侧端设置有多个观察口,且观察口处卡接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热风机外侧罩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与可拆端盖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箱,且过滤箱与烘干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过滤箱远离第一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箱上端设置为敞口,且敞口处盖设有上盖。
优选的,所述滤网设置为朝着第二排气管方向向上倾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生产用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烘干箱体顶部设置的热风机,在烘干箱体内侧设置转轴和多个分隔板,在相邻两个分隔板的上端部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杆,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多个挂钩,利用热风机对纱线自上而下吹热风进行烘干,实现快速而均匀的干燥,分隔板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多个纱线之间缠绕打结。
2.通过在烘干箱体内侧设置转轴,在烘干箱体侧端设置密封门,打开密封门,手动拨动分隔板使得转轴转动,可一一顺利取放纱线,小面积密封门的设置可减少外界灰尘杂物的落入。
3.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的过滤箱,过滤箱内侧设置倾斜的滤网,吹出的风中携带一定量的碎毛屑,碎毛屑经过过滤箱时,被滤网过滤下来,且滤网设置为朝着第二排气管方向向上倾斜,可使得碎毛屑在风里的推动作用下向上堆积,不易堵塞滤网导致排风不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宸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宸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8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