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地面防辐射屏蔽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0117.7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航;王正;路遥冬;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核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3/04 | 分类号: | G21F3/04;G21F1/12;E04B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安装 地面 防辐射 屏蔽 板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板材安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地面防辐射屏蔽板材,解决了目前屏蔽板材平面对接口易导致辐射泄露和安装不牢固,以及隔音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一侧上部开设有上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V型结构的上卡块和方形结构的下卡块卡接后,卡接缝隙呈交错结构,相比于传统对接端口缝隙结构,该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辐射穿过,提高了整体的防辐射性能,且安装快捷方便,牢固性好;通过隔音降噪层的设置,噪音在穿过喇叭状的吸音孔时被内壁的波纹棉交错折射削弱,然后进入吸音板和隔音板之间的空间内再被上挡板和下挡板交错阻挡,配合泡沫塑料的吸音效果进行削弱,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屏蔽板材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地面防辐射屏蔽板材。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空间内的辐射扩散影响到人类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需要针对空间内的介质进行防辐射隔离屏蔽,一般情况下需要在空间的地面以及四周墙体铺设防辐射屏蔽板材。
传统的屏蔽板材由于对接口处是平面状结构,板材对接口缝隙垂直状,射线容易漏出,防辐射屏蔽效果较差,且平面状对接口安装不牢固,另外,板材的隔音降噪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地面防辐射屏蔽板材,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屏蔽板材平面对接口易导致辐射泄露和安装不牢固,以及隔音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地面防辐射屏蔽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一侧上部开设有上卡槽,上卡槽下侧开设有下卡槽,板材本体另一侧上部对应上卡槽处连接有上卡块,上卡块下方对应下卡槽处连接有下卡块,板材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隔音降噪层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端连接有隔音降噪层,隔音降噪层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隔音降噪层包括隔音板、支杆、吸音板、吸音孔、波纹棉、上挡板、下挡板和泡沫塑料,隔音板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吸音板,吸音板表面均匀开设有吸音孔,吸音孔内壁连接有波纹棉,吸音板下端面均匀连接有上挡板,隔音板上端面均匀连接有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交错设置,隔音板和吸音板之间填充有泡沫塑料。
优选的,所述上卡槽和上卡块截面均呈V型结构设置,上卡块与上卡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卡槽和下卡块截面均呈方形结构设置,下卡块和下卡槽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前端均开设有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吸音孔呈喇叭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音降噪层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胶合剂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卡槽、下卡槽以及上卡块和下卡块的结构设置,V型结构的上卡块和方形结构的下卡块卡接后,卡接缝隙呈交错结构,相比于传统对接端口缝隙结构,该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辐射穿过,提高了整体的防辐射性能,且安装快捷方便,牢固性好;
(2)、通过隔音降噪层的设置,噪音在穿过喇叭状的吸音孔时被内壁的波纹棉交错折射削弱,然后进入吸音板和隔音板之间的空间内再被上挡板和下挡板交错阻挡,配合泡沫塑料的吸音效果进行削弱,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本体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材本体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核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核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0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物料堵塞的螺旋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导带轮结构及机器人履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