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零部件用转运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2575.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5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刚;王兆龙;赵松男;刘锡舜;王邦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航空(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50 | 分类号: | B64F5/50;B62B3/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5190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零部件 转运 固定 装置 | ||
一种飞机零部件用转运固定装置,涉及一种转运用固定装置。端部固定机构放在转运小车内,每个端部固定机构均包括外框、固定杆、多个弹簧片、多个弹簧、多个推片以及多个防护片,固定杆水平固定设置在外框内,固定杆的侧壁与多个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推片固定连接,每个推片上均设有防护片且分别与对应的弹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弹簧片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生产的成本,存储不占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可满足不同长度的管类零件的转运需求,适用范围广,同时减少了与零件的接触面积,避免了零件的损伤,满足了不同内径的管类零件的转运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用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飞机零部件用转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不同长度、不同内径的管类零件。一般情况下,一个管类零件从加工到出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最后的出厂或者和其他零件配合组装,管类零件从一个生产线到另一个生产线势必需要进行转运。
在以往飞机的生产过程中,管类零件常用的转运方式是直接将其放入装有格板的木箱中,或是用防潮纸包装后平行放入木箱中,由于没有对所运输零件做一些较好的固定措施,由于管类零件自身不宜固定、容易晃动的特性,因此存在放置不可靠、容易相互碰撞、擦伤等问题,大大提升了零件的废品率。
现今虽然也有相应的转运固定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08774850U,名称为《机械零件转运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但是其需要制作专用的转运车,增加了一定的生产成本,同时在不使用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存放空间,且每次转运的管类零件的数量有限,增加了转运次数,增加了生产的时间,此外,对于可搬运的零件的长度的适应范围有限,使用较为不便,且与零件直接接触面积过大,提升了零件受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零部件用转运固定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飞机零部件用转运固定装置,包括转运小车以及多个端部固定机构,所述多个端部固定机构均放置在所述转运小车内,每个端部固定机构均包括外框、固定杆、多个弹簧片、多个弹簧、多个推片以及多个防护片,所述固定杆水平固定设置在外框内,固定杆的侧壁与多个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推片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推片上均设有防护片且分别与对应的弹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均与固定杆的外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小车不需要专门定制,可满足不同类型的零件的转运需求,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固定机构的体积小,使用便利,存储不占空间;
3、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一次较多个零件的转运,节省转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固定机构只与零件的端部接触,可满足不同长度的管类零件的转运需求,适用范围广,同时减少了与零件的接触面积,避免了零件的损伤;
5、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推动推片继而对管类零件内壁进行支撑稳定,满足了不同内径的管类零件的转运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端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除外框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航空(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航空(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2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