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3103.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邓漓;姚琦;王哲鑫;颜锦凯;向阳;胡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暗涵涵内 淤泥 筛分 临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包括建筑在暗涵底面上的砖砌结构、钢丝筛网、防渗结构和斜撑;砖砌结构构成外围支撑结构并形成淤泥筛分池,筛分池和暗涵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而供施工人员通行;钢丝筛网作为筛分装置的筛分滤网而固定在外围支撑结构的一定高度上,将筛分池分割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建筑生活垃圾的截留空间,下层为淤泥池;在砖砌结构的外部设置所述防渗结构;砖砌结构的四周与暗涵底面之间连接斜撑或抛撑。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分离淤泥和建筑生活,为清淤车直接进行淤泥的吸收,运输,移送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适用于河道暗涵清淤工程淤泥和建筑生活垃圾筛分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河道暗涵中淤泥清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难题。特别是近年城市化发展迅猛,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暗涵,使得河道暗涵淤泥和一些建设生活垃圾淤塞河道暗涵的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河道暗涵内部淤积减小了行洪断面,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有导致城市内涝的风险,同时严重威胁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因此河道暗涵的清理工作势在必行。
河道暗涵的清淤工程中由于不仅有淤泥淤积,还存在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而实际清淤过程中,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若直接采用清淤车利用泵吸设备将混有混合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淤泥吸入罐体,底泥处理厂一般不直接接收该类淤泥,需要在清淤过程中即对上述杂质进行筛分处理。进一步将建筑与生活垃圾送至垃圾处理厂,将淤泥送至底泥处理厂。以深圳为例,凤塘河、新洲河、皇岗河、笔架山河段等清淤工程中均遇到了上述问题。
现有的河道疏浚筛分装置一般为整机,运输安装拆卸较为复杂,工程投资较高。对于暗涵类清淤工程往往由于作业面或工作井尺寸限制,无法将整机设备吊送至涵内,需要将人工或机械设备将淤泥连同建筑生活垃圾转运出暗涵后再进行二次筛分,增加了施工工序。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开发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分离淤泥和建筑生活,为清淤车直接进行淤泥的吸收,运输,移送提供支持。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供河道暗涵涵内淤泥筛分的临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在暗涵底面上的砖砌结构、钢丝筛网、防渗结构和斜撑;砖砌结构构成外围支撑结构并形成淤泥筛分池,筛分池和暗涵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而供施工人员通行;钢丝筛网作为筛分装置的筛分滤网而固定在外围支撑结构的一定高度上,将筛分池分割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建筑生活垃圾的截留空间,下层为淤泥池;在砖砌结构的外部设置所述防渗结构;砖砌结构的四周与暗涵底面之间连接斜撑或抛撑;在钢丝筛网下方的外围支撑结构墙面设置开孔,用于地面上清淤车的吸泥管通入。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装置设置在临近作业面的箱涵开孔位置或现有检查井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结构可采用PVC塑料薄膜,也可根据现场的建材进行调整,其目的在于保证结构不产生淤泥渗漏。
进一步地,所述筛分池的容积至少满足挖机的2~3倍斗容;筛分池的高度h1与钢丝筛网的高度h2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差,使筛分池在钢丝筛网以上的容积不小于1倍挖机斗容。
本实用新型中外围支撑结构可采用砖砌结构、混凝土结构或石砌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筛网也可采用其他材质的网格系统,其网孔的大小根据现场调查的建筑生活垃圾的尺寸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3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