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6610.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阳;罗祾;张鹏飞;齐晓曼;潘爱强;沈克利;范莹;马欢;王娜;华珉;李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2 | 分类号: | G01R15/12;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地址: | 20000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负荷 实验 数据 便携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包括:手持终端和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还包括:工具箱,该工具箱包括用于箱体和箱盖,箱体中设有用于将工具箱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上腔体中设有用于容纳手持终端的第一槽位和用于容纳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的第二槽位,下腔体中设有储能电源,工具箱内还设有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子,另一端是和由第二连接端子,储能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连接至手持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和箱体,可以放置手持终端和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的同时为手持终端充电,从而避免了因为缺电导致的实验受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领域中,在新安装或更换保护装置的回路更改工作完成后,需用一次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进行试验和测试,判断互感器极性、变比、相序及其回路的正确性等,判断保护装置有关元件及接线的正确性及符合性。
由于很多时候测试需要在现场进行,所以需要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结合便携式终端进行现场测试。过去,便携式设备一般都采用笔记本电脑,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处理器和iOS/Android等系统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步实现对于笔记本电脑的替代,使用更加方便,但是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智能手机不同于笔记本电脑,私人属性更强,为了避免私人使用从而导致数据泄露,因此现有技术都对用于带负荷实验测试的手持终端进行限制安装应用等加密手段,如此一来,数据的安全虽然有了保障,但是容易由于不常用经常会导致手持首端缺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包括:
手持终端和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
还包括:
工具箱,该工具箱包括用于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中设有用于将工具箱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隔板,所述上腔体中设有用于容纳手持终端的第一槽位和用于容纳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的第二槽位,所述下腔体中设有储能电源,所述工具箱内还设有第一电力线,该第一电力线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子,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储能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至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为智能手机。
所述下腔体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箱体上设有插头,该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力线连接至所述插头,输出端连接至储能电源的输入端。
所述储能电源为锂电池。
所述插头为三芯插头。
所述储能电源为三元锂电池。
所述箱体上设有锁体,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所锁体配合的锁体配合件。
所述储能电源为可替换的移动电源。
所述箱盖的一条棱与箱体铰接。
所述插头设于箱体侧面近底部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和箱体,可以放置手持终端和数字式钳形相位伏安表的同时为手持终端充电,从而避免了因为缺电导致的实验受阻。
2)通过设置电源模块,可以从外部获电,使用更加便捷。
3)储能电源为可替换的移动电源,从而无需外部充电口,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螺套拆卸工具
- 下一篇: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