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6741.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征浩;张亚楠;吴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2;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侵蚀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连接架和红外测量仪,支撑架为三根桩体组合而成的三角形结构设置,连接架底部设置在桩体顶部,且相邻连接架顶部连接,红外测量仪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连接架顶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能够通过预先设置的支架对红外探测仪的进行有效支撑,从而确保探测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三根不锈钢的桩体竖直打入地下约3m的深处,并使组合形成的三角形一角朝向潮水来的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受潮水影响最小,继而进一步的提高整体机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湿地生态保护极其重要。但近年来由于黄河改道、长江变清、海港的修建改变洋流等因素影响,原淤涨海岸线开始变为侵蚀,对当地生态产生剧烈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测量淤涨侵蚀速率,研究淤涨侵蚀机制,才能采取措施减轻侵蚀产生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对此方面研究较少,研究手段缺乏。目前研究人员采取打深桩,每月测量桩离地高度的方法。但泥质滩涂受潮水影响,桩基不够稳定容易歪斜,人工进入十分困难;滩涂又是大量底栖生物及鸟类的栖息地,人为活动容易影响底栖生物及鸟类生存;因为土质软且湿,人工测量时,由于人体重量较大,会引起泥质土壤塌陷,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侵蚀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架和红外测量仪,所述支撑架为三根桩体组合而成的三角形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架底部设置在所述桩体顶部,且相邻所述连接架顶部连接,所述红外测量仪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架顶部。
进一步地,桩体上刻有刻度标线。
进一步地,桩体为4m-7m。
进一步地,桩体上设置有限位板和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方,并且所述连接孔为多个。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互匹配的凸块。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所述防护罩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防护罩上涂覆有一层疏水疏油层。
进一步地,支撑架1和所述连接件2上均涂覆防腐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捷,能够通过预先设置的支架对红外探测仪的进行有效支撑,从而确保探测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三根不锈钢的桩体竖直打入地下约3m的深处,并使组合形成的三角形一角朝向潮水来的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受潮水影响最小,继而进一步的提高整体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未经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带负荷实验数据的便携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玩具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