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7395.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4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娟;张勇一;夏洪波;何春柳;雷雨;刘璐;罗雅敏;钟元;陈相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E04F1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烛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装配 化装 有无 管线 组装 式墙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包括墙体、墙板A和墙板B,墙板A为有管道的墙板,墙板B为无管道的墙板,墙板A的厚度为墙板B厚度的1.5倍,墙板A的四个端部固定贯穿有气钉,墙体壁面和墙板B内壁后侧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该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当有管道时,管道贯穿管道槽且实现了管道从墙板A中贯穿,再将墙板A利用气钉固定安装在墙体外壁上,实现了将管道槽完全设置在墙板A的内部,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便于使用和固定,避免破坏了墙体的结构性,并且通过将墙板B的厚度设置为墙板A厚度的一半,实现了在有无管道下的区别安装,无管道墙板B实现了对空间的优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住宅建造和室内装修方面利用装配式设计手法越来越频繁,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的住宅构件和室内部品部件方面发展迅速,民用住宅的室内装修装配设计也已进入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室内通用的部品部件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地扩大并稳步增长。
传统建筑内装以开线槽,安管线的方式进行管道的铺设,此种方式破坏了原有结构墙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现有装配化装修采用的是管线分离的方式进行管线的处理,有效的解决了结构墙体破坏的问题,实现了墙面施工的干法工艺,但是管线与墙体的分离,需要8cm—10cm的架空层,缩小了室内的使用空间,特别对于建筑年代久、空间设计小的既有建筑不具有实用性。鉴于此,该项目本着保护原有墙体结构、降低空间占有率、方便管线安装和墙面施工的目的,拓展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适用范围,以标准化设计为目标,针对墙板有无管道孔,研究墙板的长、宽、高、厚及管线集成方式等指标、以利于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和施工过程的任意尺寸搭配。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亟需提出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装配化装修的有无管线的可组装式墙板,具备与目前墙面装配化施工采用的龙骨架空安装墙板、骨架间管线分离的工艺方式比较,本项目研究的墙板可缩小墙板与原结构墙体之间的连接厚度,实现室内空间的最大利用,本项目研究的墙板围绕墙面有无管线的差异性标准化设计,针对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墙面可实现灵活的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配化装修采用的是管线分离的方式进行管线的处理,有效的解决了结构墙体破坏的问题,实现了墙面施工的干法工艺,但是管线与墙体的分离,需要8cm—10cm的架空层,缩小了室内的使用空间,特别对于建筑年代久、空间设计小的既有建筑不具有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未经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7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侦查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简易冰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