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7734.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磊;付玉坤;韩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兰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32;F16M7/00;F16F15/067;G08B3/1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人脸未带 口罩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主座,所述主座内设置有识别装置外壳,所述识别装置外壳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主座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杆、识别装置外壳、限位槽、限位卡板、拉杆、第一弹簧和握把,通过伸缩杆的作用,使得识别装置外壳可以伸缩,同时利用第一弹簧与拉杆的配合作用,使得限位卡板通过插入到不同方位的限位槽来对识别装置外壳伸出后进行限位,或者对其收纳后进行限位,进而能够便于将识别装置外壳进行收纳或撑起,防止在携带该装置时造成磕碰,并且其体积较小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握把进行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疫情会通过人群之间进行快速传播,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造成的安全隐患,通常需要人员佩戴口罩,而在一些公共场所,为了便于提醒人员及时佩戴口罩,一般会设置有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对人员进行面部识别来进行警示,现有的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携带时,由于其识别面板等均裸露在环境中,而其装置缺乏保护结构,进而工作人员在携带其装置时容易对其造成磕碰而导致受损,并且其体积较大,不便于工作人员携带进行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携带时,由于其识别面板等均裸露在环境中,而其装置缺乏保护结构,进而工作人员在携带其装置时容易对其造成磕碰而导致受损,并且其体积较大,不便于工作人员携带进行安装使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识别人脸未带口罩报警装置,包括主座,所述主座内设置有识别装置外壳,所述识别装置外壳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主座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识别装置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主座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的左端卡接在限位槽内。
所述限位卡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限位卡板的右端和主座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卡接在主座的右侧面,所述主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识别装置外壳内设置有识别装置本体,所述识别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蜂鸣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识别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识别装置外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板,所述滑块的一端卡接在滑槽板的槽口内,所述识别装置外壳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识别装置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识别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卡接有两个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识别装置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嵌板,所述主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垫板与嵌板均为磁性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座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为吸水干燥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兰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兰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7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成像半球型人体测温摄像机的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空百叶玻璃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