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8550.5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德;周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学德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定位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尤其为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定位打孔主体、固定座、连接部、推把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座底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打孔主体,所述定位打孔主体和固定座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打孔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和支撑架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定位打孔主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若干组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外螺纹,所述固定杆远离定位打孔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用具的卫生指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具体为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且很多骨折治疗当中,医护人员常常需要在手术中对患者的腿骨进行定位打孔,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专用于骨科的定位打孔装置常常会因为打孔过程中的废血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手术床和地面的污染,因此需要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定位打孔装置,包括定位打孔主体、固定座、连接部、推把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座底部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打孔主体,所述定位打孔主体和固定座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打孔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顶部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和支撑架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定位打孔主体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若干组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外螺纹,所述固定杆远离定位打孔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所述固定杆远离推把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述定位打孔主体顶端开设有导入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呈弧形状,且其内壁粘贴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推把远离固定杆一侧设置有凹型设计。
优选的,所述软垫采用纯棉制作而成,且与支撑架体均呈U形状。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和支撑架体、软垫均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定位打孔主体和连接部均通过电焊连接,且固定座呈C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可将患者的腿部通过导入口进行放置至定位打孔主体的内部,并通过设置的固定夹结合固定杆对腿部进行固定限位,此时医护人员可通过导入口对限位后的腿部进行固点打孔作业,并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体的顶部的纯棉制作而成的软垫,一方面达到亲肤触觉柔和的效果,避免金属质感的材质造成皮肤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对定位打孔操作中产生的废血进行吸附,避免因泄漏造成地面和手术床的污染,同时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体和软垫之间的隔离层对受到污染后的软垫进行隔离,避免造成其他零部件的污染,操作结束后,可对软垫进行更换,方便下次使用,且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用具的卫生指数。
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C形状的固定座与手术床进行安装,并通过贯穿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的固定螺栓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完成整体装置的安装,且通过设置的固定座和固定螺栓方便用户前后期对整体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具有高稳定性,有效的保障了整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外界的作用力造成偏移和倾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学德,未经邓学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8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