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8793.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陆军;程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泰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高效 小型 清漂船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该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捞渣斗,所述捞渣斗的一端设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延伸出船体,捞渣斗的两侧与凹槽内侧铰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凹槽内,液压缸的一端与船体铰接,另一端与捞渣斗铰接并用于控制捞渣斗远离船体的一端上升或下降。解决相关技术中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采用人工捞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型清漂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废弃物在河道中大量残留,使得江河、湖泊和港口甚至近海的水面飘浮垃圾的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水面垃圾一般靠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进行收集,相关技术中小型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采用人工捞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对于打捞物的转运也极为不便。
针对相关技术中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采用人工捞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对于打捞物的转运也极为不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采用人工捞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该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捞渣斗,所述捞渣斗的一端设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延伸出船体,捞渣斗的两侧与凹槽内侧铰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凹槽内,液压缸的一端与船体铰接,另一端与捞渣斗铰接并用于控制捞渣斗远离船体的一端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船体上还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贴近捞渣斗右端设置并位于捞渣斗下方。
进一步的,捞渣斗的两侧通过转轴与凹槽的内侧铰接,所述液压缸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捞渣斗的两侧。
进一步的,捞渣斗呈铲状设置,捞渣斗的扩口端延伸出船体,捞渣斗两端均呈开口设置,捞渣斗上设置有漏液孔。
进一步的,托盘与所述船体可拆卸设置,所述托盘底部设置有排液孔。
进一步的,船体上设置有集液槽,所述托盘置于所述集液槽内,所述集液槽上设置有出液口。
进一步的,船体上还设置有起重机,所述起重机、托盘和捞渣斗沿船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起重机的起吊端位于托盘正上方。
进一步的,托盘两端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内套设有吊绳,所述吊绳挂设在起重机的吊钩上。
进一步的,船体上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起重机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捞渣斗上安装液压缸的方式,通过在船体的一端开设凹槽,凹槽内铰接捞渣斗和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与凹槽铰接,另一端与捞渣斗铰接,达到了通过液压缸即可控制捞渣斗远离船体的一端上升或下降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便于将河道内的待打捞物打捞起来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安全高效小型清漂船采用人工捞渣,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船体,2起重机,3托盘,4液压缸,5捞渣斗,6集液槽,7 出液口,8旋转平台,9排液孔,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泰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泰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8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浅液层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渍鳗鱼加工用上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