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0273.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0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樊军伟;杨仕教;江俊设;彭成;陈文昭;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固 大型 预制 格构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设置有一条内框纵梁和若干内框横梁;内框纵梁和内框横梁正交刚接,设置的外框横梁和外框纵梁首尾正交刚接成外部框架,一片大型预制格构梁在PC工厂浇捣钢筋混凝土一次成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PC构件厂预制一种大型钢筋混凝土格构梁,然后以大型预制格构梁为基本拼装单元在边坡施工现场随开挖或填筑分段安全拼装,既能应用于挖方边坡的加固治理又能应用于填方边坡的加固治理;挖方边坡设计坡面较陡时可以从边坡一侧沿边坡走向随挖随支直至整个边坡加固完成;安装到位后浇捣相邻大型预制格构梁预留空间的混凝土形成叠合纵梁,并通过设置格构梁基础及冠梁完成边坡的永久支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
背景技术
格构加固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格构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预应力锚杆(索)加以固定不稳定岩土体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格构技术一般与周边环境美化相结合,利用框格护坡,同时在框格之内种植花草可以达到极其美观的效果。这种技术山区高速公路(或铁路)中高陡边坡加固中被广泛采用,其护坡达到既美观又安全的良好效果。
格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岩土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杆(索),然后通过锚杆(索)传递给坡体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锚杆(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就格构本身来讲仅是一种传力结构,而加固的阻滑力或岩土压力主要由格构结点处的锚杆(索)提供。
目前我国在边坡工程加固治理中主要采用浆砌块石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远远落后于建筑业发达的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浆砌块石由于其提供的阻滑力较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低矮、平缓边坡的防冲刷治理;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由于能提供较大的阻滑力,整体性较好且能与预应力锚杆(索)较好地协同受力因此在国内各种类型的边坡加固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以开挖或填筑为主的路堑边坡和路堤填筑边坡加固治理中应用广泛。
鉴于目前国内常用的浆砌块石格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存在以下缺点:①需要较长时间的养护,不利于边坡及早稳定,不能用于滑坡抢险工程;②现场施工需要较多的模板和施工人员,不利于实现快速安装;③施工现场条件恶劣,在斜坡上设置模板、浇捣混凝土容易出现模板下滑、移位和混凝土漏浆等影响支护结构质量的不利状况;④目前常用的格构形式通常是在整个坡面开挖或填筑完成后才在坡面上设置,一般不能随坡体开挖或填筑分段施工,边坡加固施工时安全问题显著;⑤现场混凝土的振捣对边坡扰动较大,甚至会诱发大规模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设置有一条内框纵梁和若干内框横梁;所述内框纵梁和内框横梁正交刚接;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还设置有外框横梁和外框纵梁,所述外框横梁和外框纵梁首尾正交刚接成外部框架;一片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在PC工厂浇捣钢筋混凝土一次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是等厚度的框架梁单元或非等厚度的框架梁单元,非等厚度在梁单元的上板面一侧局部加厚内框梁。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在梁体范围内设置双层双向受力主筋,受力主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进一步地,所述边坡加固的大型预制格构梁结构的形状为长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0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