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2982.3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5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伦永谦;伦永章;熊翠香;雷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3/30 | 分类号: | A43B3/30;A43B7/14;A43B13/14;A43B13/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鞋,包括外底、鞋面、鞋跟、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外底的底面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掌区域、足弓区域以及后跟区域,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足弓区域,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两端分别朝所述外底的宽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支撑结构可用于增强鞋底的穿着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第一支撑结构引导脚部重心由脚至大脚趾作正确的足部运动,第二支撑结构将部分力引导至外底的外侧,从而减少或防止膝盖内翻的现象,为正确的足部运动提供双重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婴儿鞋。
背景技术
在婴幼儿差不多满10个月之后,婴幼儿就开始学习行走,在此过程中,由于婴幼儿的骨骼和肌肉还未完全的成熟,往往无法使用正确的姿势进行行走,而且婴幼儿并未学习过如何行走,均是靠自身的本能在行走因此,在行走的过程中,婴幼儿容易形成内八字行走的现象,造成该病象的原因在于胫骨内旋。
由于婴儿的脚丫皮肤稚嫩,因此在制作婴儿鞋时,鞋底支撑结构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防过多的矫正结构磨损婴儿脚底或脚面皮肤,现有技术中未发现结构简单且具有可矫正婴儿走路姿势作用的婴儿鞋。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鞋。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婴儿鞋,其中,包括外底、鞋面、鞋跟、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外底的底面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掌区域、足弓区域以及后跟区域,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设置在所述足弓区域,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足弓区域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值p,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所述足弓区域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值q,所述第一预设值p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q,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两端分别朝所述外底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连接。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一端与所述鞋跟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另一端朝所述前掌区域方向延伸。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一端与所述鞋跟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使用发泡材料制作。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均为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底部设置有防滑条纹。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底部为锯齿状。
所述的婴儿鞋,其中,所述足弓区域的直线长度为L,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长度为L×a,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8-1,所述足弓区域的直线宽度为W,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宽度为W×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1-0.3。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婴儿鞋,其中第一、第二支撑结构可用于增强鞋底的穿着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第一支撑结构引导脚部重心由脚至大脚趾作正确的足部运动,第二支撑结构将部分力引导至外底的外侧,从而减少或防止膝盖内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在外底设置第一、第二支撑结构,提供科学的足部保护结构,为正确的足部运动提供双重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底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割原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2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