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堆叠型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3323.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安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26 | 分类号: | H01G9/26;H01G9/012;H01G9/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晓丽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叠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叠型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和多个电容器构成的电容单元,所述第一极板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竖直部和水平设置的电容部,所述竖直部交错设置于电容部的之间的两端处并构成S形结构,所述电容单元一端的第二极板均设置于电容部之间,且与电容部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在多个电容器构成的电容单元之间设置有由若干个竖直部和电容部构成S形结构的第一极板,电容单元一端的第二极板与置于电容部之间且平行设置构成一个局部单元,而若干个第二极板与若干个电容部配合后,构成一个新的大容量电容器,第一外侧电极端与电容单元位于第一极板外侧的裸露端电性连接构成一个外部电极,第一极板与第二外侧电极端构成另一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堆叠型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已广泛地被使用于消费性家电用品、电脑主机板及其周边、电源供应器、通信产品、及汽车等的基本元件,其主要的作用包括:滤波、旁路、整流、耦合、去耦、转相等。
一般而言,可利用多个电容单元的堆叠,而形成高电容量的固态电解电容器,现在技术的堆叠式固态电解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单元与导线架,其中每一电容单元包括阳极部、阴极部与绝缘部,此绝缘部使阳极部与阴极部彼此电性绝缘。特别是,电容单元的阴极部彼此堆叠,且通过在相邻的电容单元之间设置导电体层,以使多个电容单元之间彼此电性连接。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堆叠式电容器仍然具有可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型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堆叠型电容器,包括第一极板和多个电容器构成的电容单元,所述第一极板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竖直部和水平设置的电容部,所述竖直部交错设置于电容部的之间的两端处并构成S形结构,所述电容单元一端的第二极板均设置于电容部之间,且与电容部间隙配合,所述电容单元位于第一极板外侧的裸露端均与第一外侧电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板远离第一外侧电极端的处设有第二外侧电极端,所述第二外侧电极端与第一极板的端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板的顶面通过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外侧电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单元位于第一极板外侧的裸露端通过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外侧电极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板和电容单元均位于封装体的内部,且封装体为绝缘耐高压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板的顶面延伸至封装体的外侧,所述电容单元位于第一极板外侧的裸露端均延伸至封装体的外侧且延伸至第一外侧电极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板上靠近第一外侧电极端的电容部底面与第一外侧电极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部靠近第一外侧电极端的侧面设有第二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为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电容量,在多个电容器构成的电容单元之间设置有由若干个竖直部和电容部构成S形结构的第一极板,电容单元一端的第二极板与置于电容部之间且平行设置构成一个局部单元,而若干个第二极板与若干个电容部配合后,构成一个新的大容量电容器,第一外侧电极端与电容单元位于第一极板外侧的裸露端电性连接构成一个外部电极,第一极板与第二外侧电极端构成另一电极,形成电容电极。
附图说明
图1为堆叠型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极板;101、竖直部;102、电容部;2、电容单元;201、第二极板;3、第一外侧电极端;4、第二外侧电极端;5、第一导电层;6、第二导电层;7、封装体;8、第一绝缘层;9、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3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除湿降温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户外光伏储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