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发动机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4830.7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兴;石伟;刘亚龙;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dpf 再生 装置 车辆 | ||
一种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包括:增压器、DOC和DPF,所述增压器、所述DOC和所述DPF依次布置于发动机气缸的排气门的出口处,所述增压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喷油器,所述第一喷油器用于向所述DOC的入口端喷射燃油颗粒;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喷油器相连,且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在所述DPF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值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喷油器开启喷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在DPF内积聚的PM(碳颗粒)过多时,可自动实现DPF再生,主动性强,且在实现DPF再生过程中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气缸上喷油器后喷柴油流到油底壳、造成发动机机油稀释的问题,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具有该发动机DPF再生装置的发动机和具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排放的污染物中包括一种碳颗粒(PM),DPF(Diesel ParticulateFilter-柴油颗粒捕集器)用于捕捉废气中的碳颗粒,其中,在DPF内积聚碳颗粒过多时,会引起排气系统阻力升高,导致发动机机能下降。相关技术中,可通过实现对DPF的升温以实现DPF内碳颗粒的消除,实现DPF再生。
具体地,现有技术多采用缸内燃油后喷技术,以在发动机正常喷油着火后,在活塞下行的过程中,通过喷油器额外向气缸内喷射燃油,后喷燃油产生大量HC和CO在DOC(氧化催化器)内与催化剂反应生热,以实现DPF再生,但是采用缸内燃油后喷技术易导致缸内燃油后喷时,燃油颗粒附着在缸壁上,被油底壳的机油冲刷,致使机油稀释,且机油稀释如果超标后果非常严重,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报废,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可在实现DPF再生时避免出现机油稀释的问题,安全性较高,且DPF再生的过程可为自动实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包括:增压器、DOC和DPF,所述增压器、所述DOC和所述DPF依次布置于发动机气缸的排气门的出口处,所述增压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一喷油器,所述第一喷油器用于向所述DOC的入口端喷射燃油颗粒;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喷油器相连,且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在所述DPF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差值大于设定压力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喷油器开启喷射。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DPF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压差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DPF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差传感器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DPF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且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喷油器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温度值为t,满足:585℃≤t≤625℃。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DOC的上游,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且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第一喷油器的喷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排气门与所述增压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油器和所述发动机的气缸喷油器共用喷油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集成于所述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DPF再生装置,在DPF内积聚的PM(碳颗粒)过多时,可自动实现DPF再生,主动性强,且在实现DPF再生过程中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气缸上喷油器后喷柴油流到油底壳、造成发动机机油稀释的问题,安全性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4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学新品种培育用育种器
- 下一篇: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