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米汤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5236.X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1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民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6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马琳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汤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米汤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米汤收集槽,米汤收集槽设置在锅体内胆内,且其底部与内胆之间有米饭容纳腔,所述米汤收集槽底部设置有米汤孔,米汤孔处同轴连接有米汤管,所述米汤管的上下端分别凸出于米汤收集槽的上下底面,所述米汤收集槽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低于米汤管上端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凸的米汤管和在米汤收集槽侧壁开设通孔,实现使米饭松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米汤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煮饭时把米汤分离出来好处非常多,例如米汤可以用于婴幼儿喂食,提高婴幼儿的喂食营养,又例如可以对降低米饭的糖分含量,特别适合血糖高的患者食用。现有的烹饪器具的类型很多,如电饭锅、电压力锅等,它们在煮饭时,无法自动实现米汤分离,米汤分离的操作均需要在水刚沸腾时,通过勺子把米汤勺出的操作过程容易烫伤人手。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CN209058862U公开了一种米汤分离降糖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的米汤分离降糖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米汤入口,所述米汤入口高于容器本体的下底部,所述容器本体低于米汤入口的内部空间形成容汤腔,烹饪器具在煮饭时,米汤会沸腾跃起,所跃起的米汤通过米汤入口进入容器本体,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容汤腔,从而在煮饭时实现自动抽取部分米汤分离。但是在煮饭过程中会将跃起的米汤都有米汤入口进入容器本体收集起来,就会导致制作出来的低糖米饭比较干硬,口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米饭较为松软的米汤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米汤分离装置,包括米汤收集槽,米汤收集槽设置在锅体内胆内,且其底部与内胆之间有米饭容纳腔。所述米汤收集槽底部设置有米汤孔,米汤孔处同轴连接有米汤管。所述米汤管的上下端分别凸出于米汤收集槽的上下底面。所述米汤收集槽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低于米汤管上端的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米汤管与米汤收集槽可拆卸连接,米汤管上设置有限位片,米汤管下凸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螺纹,米汤管下凸的下端穿过米汤孔与螺母拧紧后,限位片抵靠米汤收集槽的底部内壁。
所述米汤管下凸的下端部呈喇叭状。
所述米汤管的上端开口朝向米汤收集槽侧壁。
所述米汤管包括与米汤收集槽连接的竖管和连接在竖管上端的横管,所述横管为三通管。
所述通孔至少为两个,所述通孔环绕设置于米汤收集槽的其中一侧侧壁上。
所述米汤收集槽的底部边沿环绕设有裙部。
所述裙部由下至上逐渐缩口。
所述裙部与米汤收集槽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米汤收集槽呈圆筒状或碗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米汤管下端下凸于米汤收集槽的底部,煮饭时米汤会通过米汤管进入米汤收集槽内,随着米汤的不断减少,部分米汤上升至米汤收集槽底部时被下凸部分挡住无法进入米汤收集槽,进而回流至内胆;而且米汤收集槽侧壁开设有低于米汤管上端的通孔,能够使得部分米汤由通孔流出,并沿内胆内壁渗入边沿部分的米饭,双管齐下,使得米饭,尤其是内胆边沿部分的米饭,变得松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民,未经李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52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