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爆破用多介质水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5277.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娟;陈昊彬;谢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破 介质 | ||
一种爆破用多介质水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自封口软膜、绑绳、提手,袋体由液体介质填充区和固体介质填充区构成,自封口软膜上下两端开口,自封口软膜一端在袋体外,另一端在液体介质填充区内,液体介质填充区开口处内壁与自封口软膜外壁连接,固体介质填充区开口处与绑绳和提手相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爆破用多介质水袋。
背景技术
常规爆破技术是在爆破孔与炸药之间使用空气作为填充介质,爆破孔封端用泥土封闭的爆破技术,其主要存在炸药单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爆破振动大,飞石危害大,爆破烟尘较多,噪声大等缺陷。
随着爆破技术的进步,近期出现的水介质爆破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常规爆破技术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水介质爆破技术是将水袋填入爆破孔中,部分替代炸药,爆破过程中液态水吸热瞬间气化,对周边岩土做体积功,进而达到岩土破碎效果。有数据表明,与传统爆破技术相比,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炸药用量20%以上,对周边岩土作用时间大幅延长,振动、噪音、飞石和烟尘危害大幅减少,但该技术所使用的爆破注水袋设计缺陷在于现有爆破用注水袋只能填充一种液体介质,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水,爆破根底问题并不能解决,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爆破时爆破孔内温度不均衡,进而导致爆破孔内瞬时气压不均衡,水袋附近的气体温度和压强大幅低于炸药周边的气体温度和压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爆破用多仓水袋,该水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机械化量产,兼备常规爆破和水介质爆破技术的优点,还可决爆破根底问题。该水袋可用于浅孔爆破和深孔爆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爆破用多介质水袋,包括袋体、自封口软膜、绑绳、提手,袋体由液体介质填充区和固体介质填充区构成,自封口软膜上下两端开口,自封口软膜一端在袋体外,另一端在液体介质填充区内,液体介质填充区开口处内壁与自封口软膜外壁连接,固体介质填充区开口处与绑绳和提手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水袋填充介质后呈圆柱状,直径70毫米至120 毫米,长度150毫米至55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水袋材质采用尼龙或乳化炸药塑料复合膜、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绑绳和提手采用热熔法一体压制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介质填充区与固体介质填充区的高度比为 1:1至5:1。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在填装爆破孔时具有缓冲作用。
一种爆破用多介质水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自封口软膜放置于水袋膜之上,水袋膜边缘处与自封口软膜热熔焊接,形成半成品膜。
S2、将两个上述半成品膜对称摆放,将自封口软膜侧边热熔焊接,然后将水袋膜边缘、绑绳、提手热熔焊接。
S3、切割出绑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水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机械化量产,爆破施工时,水袋中液体介质与固体介质(通常为金属单质) 发生反应并释放高热并生成氢气,氢气再与爆破孔周边的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热量,避免水袋附近的气体温度和压强大幅低于炸药周边的气体温度和压强,进而避免爆破根底问题的出现。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爆破过程中出现的根底问题。
2、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多种介质和不同体积比,进而可根据需求调节水袋反应生成的热量和气体压力。
3、本实用新型的绑绳,可实现固体介质填充区快速封口。
4、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在填装爆破孔时具有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未经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5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片清洗支撑结构
- 下一篇:自动提锤机构及中型动力触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