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5547.6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郭春泰;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耿树志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锂离子电池 隔膜 褶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叠片台、正极片供料装置、负极片供料装置、隔膜放卷机构、辊轮组及隔膜送料机构,所述隔膜送料机构做左右往复运动将隔膜铺张在叠片台上;所述正极片供料装置用以将正极片运送到叠片台上,负极片供料装置用以将负极片运送到叠片台上;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可在左侧及右侧切断隔膜的隔膜切断装置,所述隔膜切断装置采用热切断的方式对铺张在叠片台上的每层隔膜进行切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叠片过程中的隔膜褶皱问题,提升电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软包电池具有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高、能量密度大、设计灵活等特点。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凭借能量密度大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得到迅速的推广,软包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持续升高。
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大,在生产工艺上大多采取叠片方式进行生产,即正负极极片通过定位纠偏后,移送到叠片台,放在已压住的隔膜上,然后通过叠片台移动到另一端,自然将隔膜牵拉覆盖到极片上面,使隔膜形成Z字形移动,通过分别放入正负极片,反复运动,使芯包达到要求的层数后,切断隔膜得到需要的产品。在使用传统的叠片生产工艺时,叠片机主要依靠浮动辊的自重进行隔膜张力的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无法保证隔膜的张力持续恒定,隔膜张力的控制速度一旦跟不上叠片的速度时,就会造成叠入芯包的隔膜不平整,发生隔膜褶皱情况,影响电芯质量。
目前公司生产一种长度较长(大于400mm)的电芯,由于这种型号的锂离子电池长度较长,隔膜较宽,在叠片工序生产时,现有设备在叠片过程中不能够有效控制隔膜张力和平整度,导致隔膜在叠片过程中极易发生褶皱,后期生产不能够消除隔膜褶皱,影响了电芯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改善在叠片工序生产时产生的褶皱,提高电芯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褶皱的叠片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叠片台、正极片供料装置、负极片供料装置、隔膜放卷机构及辊轮组;所述隔膜放卷机构及辊轮组设置在机体上端,所述隔膜放卷机构上放置有卷装的隔膜,卷装的隔膜经隔膜放卷机构放卷,然后经辊轮组释放张力;所述叠片台固定在机体下端;所述机体上位于叠片及辊轮组之间的位置设置有隔膜送料机构,所述隔膜送料机构做左右往复运动将隔膜铺张在叠片台上;所述正极片供料装置及负极片供料装置分别设置在叠片台的左斜上方及右斜上方,所述正极片供料装置及负极片供料装置均做上下、左右往复运动且可运动至叠片台正上方;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可在叠片台左侧及右侧切断隔膜的隔膜切断装置,所述隔膜切断装置采用热切断的方式对铺张在叠片台上的每层隔膜进行切断。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切断装置包括电阻丝、温控系统、滑轨、上下伺服及左右伺服,所述滑轨、上下伺服及左右伺服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左右伺服分别设置在叠片台前端及后端的机体上,每个左右伺服的输出轴连接有一条水平设置的滑轨,两条滑轨上均设置有一个上下伺服,所述左右伺服控制滑轨上的上下伺服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两个上下伺服之间设置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位于叠片台的上方,两个上下伺服共同控制电阻丝相对于叠片台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温控系统与电阻丝相连并控制电阻丝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CCD纠偏机构,所述CCD纠偏机构用于纠正正极片及负极片在所述叠片台放置位置的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CCD纠偏机构包括CCD纠偏相机及控制器,所述CCD纠偏相机安装在叠片台正上方,所述CCD纠偏相机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分别与正极片供料装置及负极片供料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叠片台前端和后端分别活动设置有两个U夹,用以夹住隔膜、正极片或负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5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充电插座照明指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磨的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