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平行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6955.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廉孟;柴肖锋;张志灿;郑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00 | 分类号: | A63B3/00 |
代理公司: | 安阳金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0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平行 | ||
一种组合式平行杠,包括底座、立柱和扶手,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底座两端,在底座的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在两侧的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扶手,每侧的扶手包括首尾节,中间节,每侧扶手设置两支首尾节,两支首尾节分别设置的每侧对应的立柱上。首尾节的中部与立柱固定连接,在每侧的两支首尾节之间设置若干中间节,首尾节与中间节、中间节与中间节之间首尾插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固定,并使两侧扶手沿设置方向等距排布。本方案采用组合式结构,可实现多角度平行杠,便于拆卸搬运和组装,可根据场地和需求设定训练路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平行杠,属于康复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平行杠是常见的康复训练器械,目前使用的平行杠均为直线型分布,训练者从一端手扶平行杠走到另一端,训练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性,但在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时,直线型平行杠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另外平行杠一般长度较长,不仅需要特殊场地,搬运安装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平行杠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目前平行杠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平行杠,包括底座、立柱和扶手,所述立柱竖直设置于底座两端,在底座的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立柱,在两侧的立柱的顶端分别设置扶手,每侧的扶手包括首尾节,中间节,每侧扶手设置两支首尾节,两支首尾节分别设置的每侧对应的立柱上。首尾节的中部与立柱固定连接,在每侧的两支首尾节之间设置若干中间节,首尾节与中间节、中间节与中间节之间首尾插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固定,并使两侧扶手沿设置方向等距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一侧扶手还包括插接节,所述插接节两端分别设置有公母插接端,插接节的两端可与首尾节和中间节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插接节设置在中间节与首尾节、中间节和中间节的连接处,调节每侧扶手长度和角度,通过插接节可使平行杠设置为有一定角度或弧度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首尾节中部下表面设置“L”型连杆,“L”型连杆的竖直部上端与首尾节固定连接,“L”型连杆的水平部下方设置插杆,插杆顶端设置有水平套管,插杆与水平套管固定连接,“L”型连杆的水平部穿设在水平套管中并通过顶丝固定,所述立柱为管状结构,插杆杆身设置若干定位孔,插杆杆身穿设在立柱中,通过在定位孔中穿设定位销确定插杆插入立柱深度,插杆与立柱通过顶丝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采用组合式结构,可通过选用不同零件组合实现多角度平行杠,更加贴近现实环境中存在的走廊、道路的形状,给康复训练患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训练选择,并且便于拆卸搬运和组装,可根据场地和需求设定训练路线;当两扶手呈直线排布时,可通过调节“L”型连杆穿设入水平套管的长度来调节两扶手间距,当两扶手呈直角或弧形排布时可通过调节“L”型连杆穿设入水平套管的长度和插接节数量实现调节两扶手间距的功能,使本方案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线设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直角设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形设置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虚线框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是扶手与立柱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两端为直角接口的插接节。
图7母口为圆角的插接节。
图8公口为圆角的插接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6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驳台
- 下一篇:一种隧道竖井斜井波纹钢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