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茶动态发酵机的滚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8429.0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苏鸿;赵和涛;苏和生;洪勇;王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动态 发酵 滚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动态发酵机的滚筒结构,横向设置的圆筒状滚筒的两端开口分别构成进茶口和出茶口,滚筒的内壁设有用于拨动茶叶的拨板,拨板与滚筒的轴向呈倾斜状设置,滚筒内沿滚筒的轴向设有热风管与喷淋管,热风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热风孔,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滚筒内还设有增香剂输送管,所述的增香剂输送管呈螺旋状靠近滚筒的内壁设置,增香剂输送管上设有增香剂喷头。本实用新型的红茶动态发酵机滚筒所生产的茶叶发酵均匀度好、产品质量高且能够生产多种风味的红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动态发酵机的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茶叶发酵,是指茶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包括酶的作用,温热潮湿环境的作用等),在茶叶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氧化、水解等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氧化作用促进的茶多酚物质的变化,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发酵工序,就是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茶黄素和茶红素类物质的过程,而茶黄素和茶红素就是构成茶汤汤色(颜色和色泽明亮度)的主要因素。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色的关键性工序,红茶的发酵效果与温度、湿度、空气含氧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技术在茶叶发酵过程中,通常采用发酵箱对茶叶进行发酵,茶叶在发酵过程中翻动次数少,由于茶叶基本处于静止的堆叠状态,茶叶堆外部的发酵环境(即温度、湿度的改变等)对处于茶叶堆内部的茶叶影响较小,因此茶叶发酵的均匀度较差,从而无法保证红茶品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影响了茶叶质量且导致茶叶发酵时间很长。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红茶其风味单一,缺少具有独特风味的红茶品种,这也影响红茶进一步推广。公开日为2017年2月15日,公开号为CN106387139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机房及其茶叶发酵方法,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及设置在发酵室内的茶叶传送机,所述茶叶传送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多层茶叶传送带,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热风发生器及热风管,热风管上设有多个指向茶叶传送带的热风出口;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加湿器及水汽管道,所述加湿器通过水汽管道与设置在发酵室内茶叶传送带上方的加湿喷头连接,茶叶发酵机房还包括控制装置。该茶叶发酵机房的茶叶传送机按预设的茶叶发酵时间确定茶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茶叶在发酵室内的停留时间即为茶叶发酵时间,由于茶叶的发酵时间较长,且茶叶仅在上层转移至下层时才出现翻动,而茶叶传送带的层数有限,即茶叶在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翻动的次数有限,因此茶叶的发酵不够均匀,影响了茶叶的质量,这种发酵方式仅适用于茶叶不停移动的流水生产作业。此外,该茶叶发酵机房采用传统的红茶发酵方法,因此生产的红茶风味单一,这也影响了红茶了进一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红茶发酵过程中其发酵均匀度较差,影响茶叶质量且现有技术的红茶其风味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发酵均匀度好、红茶品质高且能够生产多种风味的红茶的红茶动态发酵机的滚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茶动态发酵机的滚筒结构,所述的滚筒为横向设置的圆筒状结构,滚筒外周设有保温层,滚筒两端的开口分别构成进茶口和出茶口,所述滚筒的内壁设有用于拨动茶叶的拨板,所述的拨板与滚筒的轴向呈倾斜状设置,滚筒内沿滚筒的轴向设有热风管与喷淋管,热风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热风孔,喷淋管上设有喷淋头,所述的滚筒内还设有增香剂输送管,所述的增香剂输送管呈螺旋状靠近滚筒的内壁设置,增香剂输送管与滚筒的内壁之间通过支柱连接,增香剂输送管上设有增香剂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8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穿戴锂电池受热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利管道疏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