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9372.6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俞德军;余洋;武长春;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深思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302 | 分类号: | H04N13/302;H04N13/398;H04N13/38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宁政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内存 计算 裸眼 显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属于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外部控制单元、外部信息采集单元、内存单元和裸眼3D显示设备,内存单元包括存储内存计算所需电流参考值和缓冲显示信息的至少两个存储单元阵列、读取存储单元阵列中数据的读写控制模块、采集人眼位置数据的数据采集模块、驱动内存地址并控制存储单元工作状态的双模式字线驱动模块、产生动态参考电流的动态参考电流产生器模块、提高输出电流的小信号电流增益的电流模式敏感放大器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裸眼3D显示系统存在外部控制单元被占用空间较多,计算量较大,与裸眼3D显示设备通信时间较长,导致系统的整体效率较低和立体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裸眼3D显示技术是影像行业最新、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平面图像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疲惫,也是图像制作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裸眼3D显示系统的原理是利用人的两眼具有视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经视神经中枢的融合反射以及视觉心理反应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图像。从技术实现上来看,裸眼3D显示系统一般是通过光栅或透镜将显示器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光,即在显示面板前方放置一个参数合适的狭缝,对显示内容进行遮挡,在经过一定距离后,到达人眼的光线便可被分开,双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从而使人眼产生立体效果。
经过对裸眼3D显示系统的设备结构和显示过程的研究,发现目前的裸眼3D显示系统的设备用来遮挡的光栅多采用自上而下斜式的摆放结构,如图2所示的裸眼3D显示原理图,图中像素点为裸眼3D显示设备上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点,可根据人眼的采光位置划分为左眼像素点和右眼像素点,裸眼3D显示设备与常规显示设备区别在于其增加了一层从上而下斜式摆放的光栅,用于将像素点发出的多余像素点光芒经选择性的过滤后,使得传入左右眼中的图像有一定的差异进而产生裸眼3D的效果,但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光栅一旦确定了倾斜角度后,能机械过滤的像素点的位置就被固定,在显示的过程中,设备只能机械的确保观影者在某个特定方向观影效果最好,而伴随着观影者的移动,会使得人眼接收到多余的干扰像素点,造成左右眼中像素点串扰,从而影响裸眼3D显示系统的观影效果。
现有裸眼3D显示系统主要是采用外部控制单元全程控制内存,包括内存地址的选择、内存中已有数据的读取和计算,以及计算后的数据到裸眼3D显示设备的传输,而改善上述缺点的途径只有通过控制内存向裸眼3D显示设备传输的像素点数据中部分像素点数据不显示。外部控制单元在计算从内存中读取的数据和传输数据时,会占用外部控制单元大量的内部缓冲空间,并且会消耗多余的工作时间,降低系统的整体计算效率。如何有效的减少裸眼3D显示设备与外部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时间,如何降低外部控制单元的计算量,进行提高裸眼3D显示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增强立体显示效果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解决了现有裸眼3D显示系统存在外部控制单元被占用空间较多,计算量较大,与裸眼3D显示设备通信时间较长,处理速度较慢,导致系统的整体效率较低和立体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内存计算的裸眼3D显示系统,包括外部控制单元、外部信息采集单元、内存单元和裸眼3D显示设备,所述外部控制单元和外部信息采集单元与内存单元连接,所述内存单元与裸眼3D显示设备连接,所述内存单元包括
至少两个存储单元阵列:第一存储单元阵列用于存储内存计算所需电流参考值,第二存储单元阵列用于存储缓冲显示信息;
读写控制模块: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对存储单元阵列中的数据进行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深思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深思创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9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管道堵漏卡管
- 下一篇:一种节能机械自动化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