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1306.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成小烽;徐海波;吉祖华;张明明;张锦磊;蒋晓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泽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工程施工 布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弱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包括布线箱,所述布线箱的内部包括有转轴、束线轮和分隔板,所述转轴的背面与布线箱的内部固定连接。该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盒、固定槽、伸缩杆、卡块、把手、卡线板、第二束线槽和倒钩的配合设置,从而使通过设置在布线箱表面的固定盒和内部开设的固定槽,使使用者拉动设置的把手,从而带动设置的伸缩杆进行同步拉动,并带动固定于伸缩杆表面的卡块一起经过设置的固定槽,并通过将线材放入设置的第二束线槽的内部,并通过设置的倒钩进行捆线,通过拉动把手以后将线材进行固定,达到了将线材进行固定,并防止线材胶皮脱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布线,而弱电工程线材过于繁多,且不易整理,在使用时容易发生线材胶皮脱离,从而引发火灾等严重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布线易失火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安全性高的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装置,包括布线箱,所述布线箱的内部包括有转轴、束线轮和分隔板,所述转轴的背面与布线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线轮的内部与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分隔板的背部与布线箱的内部固定连接。
所述布线箱的外部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与布线箱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的上部均与布线箱的下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述布线箱的表面包括有束线口和第一束线槽,所述束线口的下部与布线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束线槽位于束线口的内部开设。
优选地,所述布线箱的表面包括有合页和盖板,所述合页的表面与布线箱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盖板的表面与合页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布线箱的表面包括有散热块和散热孔,所述散热块的表面与布线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孔位于散热块的表面开设。
优选地,所述布线箱的表面包括有固定盒、固定槽、伸缩杆、卡块和把手,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与布线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位于固定盒的内部开设,所述伸缩杆的表面与固定槽的内部搭接,所述卡块的表面与伸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一侧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包括有卡线板、第二束线槽和倒钩,所述卡线板的一侧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束线槽位于卡线板的内部开设,所述倒钩的一侧与卡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固定盒、固定槽、伸缩杆、卡块、把手、卡线板、第二束线槽和倒钩的配合设置,从而使通过设置在布线箱表面的固定盒和内部开设的固定槽,使使用者拉动设置的把手,从而带动设置的伸缩杆进行同步拉动,并带动固定于伸缩杆表面的卡块一起经过设置的固定槽,并通过将线材放入设置的第二束线槽的内部,并通过设置的倒钩进行捆线,通过拉动把手以后将线材进行固定,达到了将线材进行固定,并防止线材胶皮脱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弱电工程线材不易进行固定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束线口、第一束线槽、转轴、束线轮、合页、盖板和分隔板的配合设置,从而使通过将线材放入设置的束线口处,并通过第一束线槽将线材穿过,并使线材与束线轮进行缠绕,并使转轴的带动下,进行与线材进行缠绕,并使缠绕与束线轮表面的线材穿过设置与布线箱内部的分隔板,使线与线之间进行分离,并通过设置在布线箱表面的合页进行活动设置的盖板,将布线箱进行密封,达到了将线材进行分离,并将线材合理分开,安全运行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弱电工程内部的线材容易脱落发生火灾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泽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泽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1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