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泡线模架轨道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1829.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壮利;李代武;吴怡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6 | 分类号: | B29C33/36;B29C44/58;B29C33/22;B29C33/30;B29C4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胡涛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线模架 轨道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泡线模架轨道升降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环形输送线,环形输送线包括浇注区;沿环形输送线移动的若干个模架移动小车;一一对应设置在各模架移动小车内的模具,各模具分别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下模具的内侧与对应的模架移动小车的内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上模具内侧与下模具内侧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上模具外侧设置有上滚轮,下模具外侧设置有下滚轮;及设置在环形输送线外侧的开合模轨道,开合模轨道包括与上滚轮配合的上模轨道部及与下滚轮配合的下模轨道部,下模轨道部包括位于浇注区且能上下移动的若干段升降轨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段调节来满足位于浇注区处的各个下模具的倾斜角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泡线模架轨道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考专利CN201720069764.5,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用于规模化汽车座椅生产的全自动发泡生产线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大型环形发泡线为代表,在大型环形发泡线上的各个区域依次自动完成开模、喷脱模剂、机器人浇注、合模、熟化等操作,实现多品种多规格坐垫的混线批量生产。现有技术中,大型环形生产线的机器人浇注工位会将已清理干净并完成喷涂脱模剂的模具抬平,机器人根据模具识别系统,在模具运动过程中完成浇注投料,随后模具合模,进入熟化区域。但是,由于是多品种多规格坐垫的混线批量生产,各个模架小车内模具规格各不相同,在机器人浇注时,浇注到下模具里的混合料呈线状分布,与机器人轨迹相同,而且混合料起泡时间较短,线状分布的原料因为流动性因素,这样会影响到模具内原料起泡的均衡度,不利于合模后模具的顺畅排气;为了起泡均衡及合模后模具顺畅排气,一般,有的型号的模具的倾斜角度要达到-5°,有的型号的模具的倾斜角度要达到0°,有的型号的模具的倾斜角度要达到5°,但是目前生产线做不到一个生产线满足多种倾斜角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发泡线模架轨道升降装置,通过分段调节来满足位于浇注区处的各个下模具的倾斜角度要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泡线模架轨道升降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环形输送线,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浇注区;
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移动的若干个模架移动小车;
一一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模架移动小车内的模具,各所述模具分别包括上模具及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侧与对应的所述模架移动小车的内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模具内侧与所述下模具内侧通过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模具外侧设置有上滚轮,所述下模具外侧设置有下滚轮;
及
设置在所述环形输送线外侧的开合模轨道,所述开合模轨道包括与所述上滚轮配合的上模轨道部及与所述下滚轮配合的下模轨道部,所述下模轨道部包括位于浇注区且能上下移动的若干段升降轨道,使所述上模具相对所述下模具打开且所述下模具绕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下翻转。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转轴。
按以上技术方案,各所述升降轨道下侧还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升降轨道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齿条;装置还包括一一对应设置在各所述升降轨道下方的抬轨装置,所述抬轨装置包括机架、交流变频电机、减速机、齿轮、及不锈钢防护罩,所述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交流变频电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交流变频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且所述齿轮由所述减速机驱动转动来使所述齿条上下移动,所述不锈钢防护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包覆在交流变频电机、减速机、及齿轮外侧。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抬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交流变频电机上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交流变频电机电连接来用于调节所述齿条升降位置。
按以上技术方案,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减速机和交流变频电机的电气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1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防油门刹车误踩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