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深加工制备铸钢丸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2708.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民;朱业胜;姜承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6 | 分类号: | C21C5/56;B22F9/10;C21D9/36;C22B7/00;B03C1/00;C22C38/04;C22C38/02;C21D1/62;C2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钢丝 深加工 制备 铸钢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深加工制备铸钢丸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旧轮胎进料装置、破碎机、热裂解发生器、磁选分离机、熔炼炉、钢丸成型装置和热处理装置;废旧轮胎进料装置用于将含钢丝废旧轮胎送进破碎机;热裂解发生器用于将破碎机的块状废旧轮胎热裂解;磁选分离机用于将热裂解发生器的固态裂解产物分离出帘线钢丝;熔炼炉用于将磁选分离机的帘线钢丝熔炼为钢液;钢丸成型装置用于将熔炼炉的钢液成型为钢丸;热处理装置用于将钢丸热处理为铸钢丸。在本方案中,可大幅度降低铸钢丸的材料成本,提高废帘线钢丝的附加值;且采用本设备制备的铸钢丸,质量优良,硬度适中、韧性强,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用途广泛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金属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深加工制备铸钢丸的设备。
背景技术
废旧轮胎热裂解是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最后环节,是将废旧轮胎“吃干榨尽”彻底裂解为各种可用资源的技术。废旧轮胎热裂解回收可产生裂解油(40-45%)可用于燃料油;裂解炭黑(30-35%)深加工后可用于橡胶制品;裂解气(8-10%)可作为废旧轮胎热裂解加温的燃料使用;帘线钢丝(15-20%)目前尚未有效利用。我国每年轮胎的报废率保持在6%~8%之间,预计到2020年我国废轮胎产生量将超过2000万吨。国内每年废旧轮胎热裂解处理量大约300万吨,产生的废帘线钢丝大约50~60万吨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钢帘线是轮胎制作中的骨架材料,为了提高钢帘线用钢丝在拉拔过程中硬化效果和改善其延性,钢帘线用钢丝是以过共析铬钢为主,其碳含量为0.7%的高锰高碳钢。该钢由高温奥氏体区缓冷至727℃,生成多边形珠光体组织,优质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都包含有这种组织。这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市场价格低且材质很高,其强度和硬度是加工铸造钢丸的极佳材料。
铸钢丸是工业消耗材料,作为金属表面处理常用耗材,铸钢丸在工业上的需求量很大,在装备制造中用于钢材、钢板去应力强化;铸钢丸广泛适用于机械制造、钢结构、汽车、造船、集装箱等行业的金属表面抛喷丸清理及强化。尤其是铸造产品表面清理中使用最广泛的产品,国内铸件年产超过1200吨,作为铸钢丸使用数量更是十分可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技术已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由于现有的铸钢丸制备原料短缺,导致生产成本高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利用废钢来生产铸钢丸,但是我国的废钢资源较少,且废钢的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深加工制备铸钢丸的设备,可大幅度降低铸钢丸的材料成本,提高废帘线钢丝的附加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旧轮胎帘线钢丝深加工制备铸钢丸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旧轮胎进料装置、破碎机、热裂解发生器、磁选分离机、熔炼炉、钢丸成型装置和热处理装置;
所述废旧轮胎进料装置用于将含钢丝废旧轮胎送进所述破碎机;所述热裂解发生器用于将所述破碎机破碎的块状废旧轮胎热裂解;所述磁选分离机用于将所述热裂解发生器裂解的固态裂解产物分离出帘线钢丝;所述熔炼炉用于将所述磁选分离机分离得到的所述帘线钢丝熔炼为钢液;所述钢丸成型装置用于将所述熔炼炉的所述钢液成型为钢丸;所述热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钢丸成型装置成型的所述钢丸热处理为铸钢丸。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磁选分离机分离得到的所述帘线钢丝压成块状的钢丝压块机。
优选地,所述熔炼炉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熔炼炉中按照预设比例加入预设量的铁合金调整所述钢液的成分调整机构。
优选地,所述熔炼炉为中频熔炼炉;所述中频熔炼炉配备硅高压型电源1200KW、5T中频金属壳炉体和感应圈。
优选地,所述钢丸成型装置包括:离心转盘、离心池、干燥机和固化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2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