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筒自动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3317.4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刚;张巨凯;郝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荣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4;B65G69/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接 装置 | ||
一种料筒自动对接装置,属于管径对接技术领域,设置在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真空吸料机出口的变径连接头、与变径连接头连接的硅胶软管、与硅胶软管连接且与料筒进口配合的对接压盖以及配套设置在对接压盖和变径连接头之间的伸缩机构。通过改进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的连接装置,在真空吸料机卸料过程中防止了粉尘外逸,显著的改善车间生产环境,稳定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径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对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真空吸料机卸料应用中,一般流程都是将软连接固定在真空吸料机卸料口,人工将料筒推至真空吸料机下方,将软连接套在料筒的进料口上并用喉箍箍紧,然后开始卸料。这种操作方式对于比较小一点的料筒还可以,但是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料筒就操作不是很方便,工人常常需要站在板凳上才能摸到软连接,而且需要转圈箍紧,很是耽误时间,而且高度过高的时候还存在跌落的安全风险。此发明旨在替代人工箍紧软连接的操作,形成密闭投料系统,以提高生产质量、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好劳动人员的卫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料筒自动对接装置,通过改进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的连接装置,在真空吸料机卸料过程中防止了粉尘外逸,显著的改善车间生产环境,稳定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筒自动对接装置,设置在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真空吸料机出口的变径连接头、与变径连接头连接的硅胶软管、与硅胶软管连接且与料筒进口配合的对接压盖以及配套设置在对接压盖和变径连接头之间的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压盖形状呈倒“T”,在对接压盖上端面设有与硅胶软管连接的软连接头、下端面设有与料筒进口配合的环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变径连接头侧部的上耳板、配套设置在对接压盖中部侧部的下耳板以及设置在上耳板和下耳板之间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量不大于硅胶软管的长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真空吸料机出口和料筒进口之间的连接装置,在真空吸料机卸料过程中防止了粉尘外逸,显著的改善车间生产环境,稳定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对接压盖的示意图;
附图中:1是真空吸料机,2是料筒,3-1是变径连接头,3-2是硅胶软管,3-3是对接压盖,3-4是软连接头,3-5是环形密封圈,3-6是上耳板,3-7是下耳板,3-8是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和2,一种料筒自动对接装置,设置在真空吸料机1出口和料筒2进口之间,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真空吸料机1出口的变径连接头3-1、与变径连接头3-1连接的硅胶软管3-2、与硅胶软管3-2连接且与料筒2进口配合的对接压盖3-3以及配套设置在对接压盖3-3和变径连接头3-1之间的伸缩机构。
所述对接压盖3-3形状呈倒“T”,在对接压盖3-3上端面设有与硅胶软管3-2连接的软连接头3-4、下端面设有与料筒2进口配合的环形密封圈3-5。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变径连接头3-1侧部的上耳板3-6、配套设置在对接压盖3-3中部侧部的下耳板3-7以及设置在上耳板3-6和下耳板3-7之间的伸缩气缸3-8,所述伸缩气缸3-8的伸缩量不大于硅胶软管3-2的长度。
在具体实施时,硅胶软管3-2用于连接变径连接头3-1和对接压盖3-3,随着伸缩气缸3-8上下移动而伸长缩短,伸缩气缸3-8借助于上耳板3-6固定于变径连接头3-1侧部,伸缩气缸3-8三五气缸杆借助于下耳板3-7连接在对接压盖中部侧部,伸缩气缸3-8驱动对接压盖3-3上下移动,对接压盖3-3最底端设置环形密封圈3-5,通过升降气缸带动压板上下移动,使对接压盖3-3上的环形密封圈3-5与料筒2进口紧密贴合,形成腔体密封,这样本装置与料筒2进口形成了封闭的空间,从根本上防止了粉尘外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荣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荣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3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航空零件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气焊施工的安全接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