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城市排水中可沉积物的就地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3767.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代赦;马志飞;罗轶维;徐宇;李涵;陶臻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E03F7/00;E03F7/02;E03F5/10;E03F5/22;C02F9/02;C02F11/00;C02F11/125;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许育辉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城市 水中 沉积物 就地 处理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城市排水中可沉积物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留装置,收集处置装置及预警装置,所述截留装置设于截流井内,用于雨水中颗粒物沉积;所述收集处置装置设于截流井外,用于处置截流井内的沉积物;所述预警装置包括沉积物探头,所述沉积物探头设于截流井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装置包括第一弧形阻隔挡板及侧挡板,所述第一弧形阻隔挡板设于截流井内,所述第一弧形阻隔挡板靠近截流井的进水口设置且弧形面朝向进水口,两所述侧挡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弧形阻隔挡板的两侧,形成U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装置还包括第二弧形阻隔挡板,所述第二弧形阻隔挡板设于截流井内,所述第二弧形阻隔挡板靠近截流井的出水口设置且弧形面背向出水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阻隔挡板与截流井底部夹角为60°~9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装置还包括排泥斜面,所述排泥斜面设于截流井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集泥漏斗区,所述集泥漏斗区设于所述排泥斜面的底端,所述沉积物探头设于所述集泥漏斗区中,所述预警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沉积物探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处置装置包括淤泥输送管,淤泥泵,脱水单元,净化处置单元,干化淤泥收集槽,动力单元及控制开关,所述淤泥输送管一端设于截流井内,所述淤泥输送管另一端与所述脱水单元连接,所述淤泥泵设于所述淤泥输送管上,所述脱水单元设有出水口及出料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净化处置单元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干化淤泥收集槽连接,所述净化处置单元设有活性炭及沸石,所述动力单元分别为所述脱水单元及所述淤泥泵提供动力,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动力单元及所述淤泥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处置装置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设有搅拌器的搅拌箱及设有絮凝剂的加药箱,所述搅拌箱设于所述淤泥泵及所述脱水单元之间的所述淤泥输送管上,所述加药箱与所述搅拌箱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处置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本体,过滤网及斜槽,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过滤本体内,所述斜槽设于过滤本体底部,所述斜槽一端抵在所述过滤网上,所述斜槽另一端抵在所述过滤本体的一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就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单元包括双螺旋交互挤压装置,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及减速器,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双螺旋交互挤压装置连接,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淤泥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37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鸡用便于清洗的喂料机构
- 下一篇:动力电池卡槽式结构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