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5482.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08 | 分类号: | E06C1/08;E06C7/42;E06C7/48;E06C7/10;E06C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建筑 施工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一对侧撑杆,两所述侧撑杆之间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脚踏板,所述侧撑杆上设置有扶手,所述侧撑杆上端部设置有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的支撑杆,所述侧撑杆下端部设置有与下横梁的上表面相抵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侧撑杆呈一体结构,所述侧撑杆下部设置有竖向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靠在下横梁的内侧竖直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
背景技术
建筑梯子是建筑工程生产中必备的生产用具。现有的建筑梯子是在梯段上等距焊接梯级构成的,如图1所示,通常建筑梯子下部两端支撑固定于下横梁1上,建筑梯子上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撑板5,该支撑板5放置在上横梁6上,使得建筑梯子上部扣在上横梁6上形成一支撑点,这样,建筑梯子呈一定倾斜度实现攀爬,使得建筑梯子能够稳定在上下横梁1之间,但是,由于建筑梯子上下部为两点式接触,因此,这样的建筑梯子只能适应于一种尺寸的建筑施工环境,不能适应于其他的建筑施工环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该建筑梯子的使用率,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适应于多种建筑施工环境,又能提高攀爬的稳定性的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梯,包括梯子本体,所述梯子本体包括一对侧撑杆,两所述侧撑杆之间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脚踏板,所述侧撑杆上设置有扶手,所述侧撑杆上端部设置有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的支撑杆,所述侧撑杆下端部设置有与下横梁的上表面相抵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侧撑杆呈一体结构,所述侧撑杆下部设置有竖向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靠在下横梁的内侧竖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梯子时,先将两侧撑杆上端部的支撑杆与上横梁的竖直面相抵,其侧撑杆的下端部的连接杆与下横梁的上表面相抵,使得梯子本体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同时,通过支撑杆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产生摩擦力稳固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下横梁的上表面相抵形成支撑力稳固连接杆,又通过侧撑杆下部设置的加强杆靠在下横梁的内侧竖直面上,防止梯子本体径向或轴向方向移动,这样,梯子本体能够稳固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而由于侧撑杆的上端部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是摩擦连接的,因此,侧撑杆可位于在上横梁内侧竖直面高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这样,即使侧撑杆的长度较短,也能够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适应更多的建筑施工环境。
进一步,所述扶手朝向上横梁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在侧撑杆上的支撑杆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形成支撑点的基础上,再将扶手的朝向上横梁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支杆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抵,这样,使得扶手朝向上横梁的端部与上横梁通过支杆产生摩擦力稳固扶手,进而提高梯子本体上端部整体的稳定性,使得梯子本体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支杆端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贴。在支杆端部设计固定块,实现固定块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产生的摩擦力增大,提高扶手上端部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尺寸是所述扶手端部尺寸的两倍。固定块的尺寸是扶手端部尺寸的两倍,这样,固定块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的摩擦力大,提高扶手上端部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采用橡胶材料使得固定块的摩擦力大,进而使得固定块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相贴的摩擦力就大,提高扶手上端部与上横梁内侧竖直面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5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密封的内筋缠绕管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传动轴油封衬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