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深调试机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6521.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邓安鹏;方斌;蒋青林;陈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5;A61B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张小晓;罗盼晴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深 调试 机构 电子 内窥镜 组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深调试机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其中,景深调试机构包括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的调试电机模组、与所述调试电机模组固定连接的组合滑块,所述组合滑块上固定有用于夹持物镜镜头模组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物镜座的上压块和夹持COMS图像感光芯片的下压块;所述调试电机模组包括用于与一调试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三移动滑台;所述第三移动滑台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组合滑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景深调试机构可以实现电动调节甚至自动调节物镜镜头模组和COMS图像感光芯片在Z轴方向的间距,调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内窥镜调试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景深调试机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镜体头端部内置有微型高分辨率摄像头,在医生使用电子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电子内窥镜头端部内置的微型高分辨率摄像头,可以有效的观察患者胃部组织是否发生病变,用于协助电子胃镜检查、电子胃镜手术治疗及早癌筛查。同时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子内窥镜系统对患者胃部组织情况进行实时检查,电子内窥镜系统目前广泛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消化内科专业人士。
根据YY1028-2008《纤维上消化道内窥镜》内第4.2.7条对观察景深范围的标准要求,为了让医生使用电子内窥镜系统时能够在有效的景深范围内都能够采集到清晰的图像,在对电子内窥镜内部传像组件生产组装时,需要将物镜镜头模组与COMS图像感光芯片之间的景深距离调整好。
而现有生产工艺在调节景深时,需要人工将传像组件固定在工装固定座上,然后依次组装物镜座(COMS图像感光芯片固定在物镜座上)和物镜镜头模组,通过工装分别固定物镜座和物镜镜头模组,再通过人工调节滑台从而带动物镜镜头模组上下移动,与此同时通过员工目测的方式观察判定近端分辨力板图像的清晰程度。如果调试景深过程中检查到的图像不清晰,不能够准确识别到景深近端分辨力板上要求的标准靶标,则需要重复调整物镜镜头模组上下移动后再目测观察分辨力标准是否达标。如此往复多次调试直至近端分辨力调试达标后,再按照同样的方式调试远端分辨力。当近端、远端分辨力都达到分辨力标准要求后才能判定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合格。
现有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在调节景深时,大多是通过人工来调节物镜镜头模组和COMS图像感光芯片在Z轴方向的间距,有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效率高的的景深调试机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的的景深调试机构、电子内窥镜传像组件景深调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深调试机构,包括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的调试电机模组、与所述调试电机模组固定连接的组合滑块,所述组合滑块上固定有用于夹持物镜镜头模组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物镜座的上压块和夹持COMS图像感光芯片的下压块;
所述调试电机模组包括用于与一调试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三移动滑台;
所述第三移动滑台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组合滑块固定连接。
为了控制调试电机模组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的行程,所述调试电机模组上还设有用于与所述调试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最远位置检测光电开关和最近位置检测光电开关,所述最远位置检测光电开关和最近位置检测光电开关均分别与所述调试控制系统和第二电机电连接。
为了保证物镜镜头模组与COMS图像感光芯片可以对中,所述组合滑块包括 Z轴滑轨、滑动配合于所述Z轴滑轨的Z轴滑块,所述Z轴滑块上固定有X轴滑轨,所述X轴滑轨上滑动配合有X轴滑块,所述X轴滑块上固定有Y轴滑轨,所述Y轴滑轨上滑动配合有Y轴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65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智能辅助接生装置
- 下一篇:纯化重组蛋白用亲和层析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