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8108.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F23L9/00;F23L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煤粉 燃烧 二次 调控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二次风调控装置,包括配风箱体和挡板,其中,所述配风箱,为中空的箱体结构,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二次风总入口和二次风总出口;所述挡板,其宽度小于二次风总出口的宽度,可滑动地安装于二次风总出口处,将二次风总出口分隔为外二次风出口和内二次风出口,并通过移动调节内、外二次风出口的开度。通过将内外二次风分别可控,使火焰的燃烧形态可根据煤粉情况适当调控,进而可以扩大锅炉对煤种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为600MW和1000MW机组,其中,锅炉大多采用旋流煤粉燃烧器。从旋流燃烧器的出口看,旋流燃烧器的配风管道由三个金属管套装而成,最内层流过的是由一次风夹带的风和煤粉的混合物,紧靠中心层的管道内为内二次风,内二次风对一次风有裹挟包裹作用,煤粉在内二次风的裹挟下吹向炉膛,吹送距离取决于内二次风的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外一层为外二次风,外二次风出口设计了扩张式流体型倾角,使喷口的风粉产生了一定的旋流,是为了使风粉吹入炉膛后迅速向四周扩散,增强燃烧效果,提高燃烧效率,这也正是其被称为旋流燃烧器的原因。由于二次风速远大于一次风速,因此,风粉喷入炉膛的距离和扩散效果取决于二次风。内二次风流速强,则送粉距离远,反之则近。外二次风流速强则扩散效果好,反之则差。因此,控制二次风是调控火焰的关键,调控火焰主要就是调控二次风。
从目前旋流燃烧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看,虽然设计了内、外二次风管道,但由于内、外二次风的入风口不能独立控制,因此,内、外二次风的风压、风速完全相同,在外二次风旋流出口设计一定的情况下,煤粉的吹送距离和扩散效果不能分别控制,若要达到最佳燃烧效果,必须保持煤种、燃烧器以及风压参数的完全匹配。这就要求燃料必须是设计煤种,但从我国火力发电现状来看,燃煤来源多变,品质不一,在现有燃烧器的技术条件下,只能寻求最佳比例的掺烧,掺烧效果还需要经过至少一个检修周期的评估,评估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及配风系统。通过将内外二次风分别可控,使火焰的燃烧形态可根据煤粉情况适当调控,进而可以扩大锅炉对煤种的适用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以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调控装置,包括配风箱体和挡板,其中,
所述配风箱,为中空的箱体结构,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二次风总入口和二次风总出口;
所述挡板,其宽度小于二次风总出口的宽度,可滑动地安装于二次风总出口处,将二次风总出口分隔为外二次风出口和内二次风出口,并通过移动调节内、外二次风出口的开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二次风配风系统,包括:
配风管道,由三个管体相互套装而成,最内层为一次风通道,第二层为内二次风通道,最外层为外二次风通道,外二次风通道的端部环峰,且设置有第一入风口;内二次风通道的端部环封,且设置有第二入风口;
所述配风箱,其外二次风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入风口连通,其内二次风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入风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环向自适应引流管的三维内转进气道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