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新轮胎用的拉伸松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8555.4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3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强化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54 | 分类号: | B29D3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新 轮胎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新轮胎用的拉伸松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有L型机架,L型机架顶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连接块一端与活动块活动连接,安装座底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设有上固定机构,上固定机构下方设有下固定机构,下固定机构底部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固定机构和下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内设有螺杆一和螺杆二,螺杆一和螺杆二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螺杆一和螺杆二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螺杆一和螺杆二外侧螺纹连接设有螺母。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支撑架,从而方便了对L型支架进行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松缩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翻新轮胎用的拉伸松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兴旺,汽车运输量连年突飞增长,汽车的运行路程和运行速度不断加大。现有的汽车轮胎绝大部分采用橡胶制成的,轮胎的胎体往往采用橡胶加钢丝混合胶织而成,而胎面往往采用混合橡胶制成,在长期运转中,轮胎胎面的磨损很快,特别是随着公路质量越来越好,轮胎在使用中主要磨损的是胎面,而胎体的质量一般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兴起了许多轮胎翻新企业,所谓轮胎翻新就是指对轮胎胎体受损轻微而胎面磨损厉害的轮胎进行胎面更换,即在磨损后的轮胎胎体上重新贴涂一层新橡胶后,使轮胎重新具有几乎相当于新轮胎的功能。在轮胎翻新工艺中,首先要将轮胎胎体支撑成充气后的胎状结构并嵌入支撑装置而固定住,或将轮胎直接固定在翻新设备上,或固定在专有的翻新装置上进行翻新,然后采用贴胶和硫化技术进行胎面加工处理。现有的固定轮胎胎体的技术往往是利用已有的轮胎胎架手工将轮胎胎体从内腔中支撑或加入内胎充气支撑,然后进行胎面贴涂处理,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往往对胎体固定性不好,有时会造成胎体松脱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中,起支撑作用的内胎容易爆裂,引发事故,使贴涂橡胶胎面废弃。所以,寻找一种在轮胎翻新过程中可以将轮胎胎体有效的拉伸放入内撑装置后再松缩对紧的设备很有必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新轮胎用的拉伸松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新轮胎用的拉伸松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L型机架,所述L型机架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连接块一端与活动块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上固定机构,所述上固定机构下方设有下固定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底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机构和所述下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螺杆一和螺杆二,所述螺杆一和所述螺杆二上的螺纹为反向螺纹,所述螺杆一和所述螺杆二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螺杆一和所述螺杆二外侧螺纹连接设有螺母,所述螺母顶部固定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于所述固定座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座外。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所述L型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L型机架一侧固定安装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操作按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L型机架一端内部固定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外侧开设有螺旋滑槽,所述螺旋滑槽内滑动连接设有活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L型机架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一侧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另一侧与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活动连接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一远离所述联轴器一端与电机二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机二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强化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强化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8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