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9367.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旸;余志健;付经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应 一体化 打印 成型 涡轮 叶片 冷却 结构 发动机 | ||
1.一种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包括涡轮叶片的前缘、尾缘、压力面和吸力面;其特征在于,沿前缘到尾缘方向依次顺序定义第一冷却区、第二冷却区和第三冷却区:
第一冷却区,包括:
气膜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区的前缘上;
闭合的冲击冷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区内部,且所述冲击冷却板上设置冲击冷却孔;
第二冷却区,包括:
两套倾斜矩阵肋,所述两套倾斜矩阵肋分别靠近所述压力面一侧和所述吸力面一侧设置;
矩阵肋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两套倾斜矩阵肋之间,且所述矩阵肋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冲击冷却板相连,所述矩阵肋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尾缘内壁;
第三冷却区,包括:
劈缝槽,沿弦长方向延伸,所述劈缝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却区连通,所述劈缝槽的另一端贯通所述压力面;
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区与所述第二冷却区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区间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两个,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冲击冷却板相连,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面或者吸力面相连;所述冲击冷却板、两个隔板将所述第一冷却区分隔形成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
其中,通入第一冷却腔的冷却压缩空气沿冷却冲击孔进入第二冷却腔,再分别通过隔板上的区间通孔进入第二冷却区用于冷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冷却板设置为中空的菱形或者水滴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冲击冷却板为菱形时,所述冲击冷却板的一端部与前缘内壁相连,用于避免打印成型中悬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套倾斜矩阵肋包括两层,每层的倾斜矩阵肋与相邻的矩阵肋支撑板、压力面或吸力面相连,且夹角为10°~40°;
所述倾斜矩阵肋沿弦长方向高度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矩阵肋在靠近隔板一侧设置倾斜矩阵肋进口,所述倾斜矩阵肋在所述倾斜矩阵肋进口处设置导流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矩阵肋沿涡轮叶片高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中间设置封闭面,用于使一层的倾斜矩阵肋内部气流在所述封闭面上折流至另一层的倾斜矩阵肋上,增加流通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劈缝槽设置多个,各个劈缝槽之间设置供气流流通的贯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孔的孔径为0.5mm;
所述区间通孔的孔径大于1mm;
所述冲击冷却孔的孔径为1mm。
10.一种发动机,其包括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适应一体化打印成型的涡轮叶片冷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93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蔬食品保鲜气体的发生器及包含该发生器的保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