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0902.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群;张喜红;张涛;肖洲洋;周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1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吊 基础 自动 降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包括塔吊基础和浮球阀,塔吊基础的表面开设有集液槽,集液槽的表面设置有塔吊架,塔吊架的表面设置有套筒,套筒的下方设置有围护筒,围护筒固定在集液槽的表面,套筒和围护筒的内部设置有接地螺杆,接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盖帽,盖帽和围护筒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圈;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在塔吊基础边设置集水井,将塔吊基础内积水引入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电子浮球阀自动水位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抽水,集水井内部设置滤网架进行滤水,防止抽吸管堵塞,待塔吊基础拆除后,积水井内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封闭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工程项目中,在布置塔吊时都会将塔吊基础布置在结构基础底板标高以下,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是雨季时节,塔吊基础周围的积水都会流入塔吊基础有基础,对塔吊标准节地脚螺栓造成浸泡,需要安排专人对塔吊基础进行积水抽排。这种常规做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塔吊基础积水不能及时抽排,造成低地脚螺栓的浸泡;2、人工进行抽排,会加大工程成本费用;3、人工抽排难以保证积水完全抽干,仍存在少量积水隐患;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塔吊基础和浮球阀,所述塔吊基础的表面开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的表面设置有塔吊架,所述塔吊架的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下方设置有围护筒,所述围护筒固定在集液槽的表面,套筒和围护筒的内部设置有接地螺杆,接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盖帽,所述盖帽和围护筒的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对接槽配合连接,所述对接槽开设在套筒的表面,集液槽的表面设置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表面插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伸入集水井中,集水井固定在塔吊基础的侧壁,集水井的内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套环的表面,所述套环的底面设置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的底面固定在集水井的底板上,套环的内部插接有抽水管,且集水井的内壁设置有浮球阀。
优选的,所述集液槽呈方形柱体结构,集液槽边缘的塔吊基础的顶面呈“匚”字形结构,挡土墙呈方形板状结构,挡土墙连接在集液槽的两个相对分布的侧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套筒呈圆管形结构,围护筒呈圆管形结构,且盖帽呈带有顶板的圆筒结构,橡胶圈和对接槽均呈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呈“L”形圆管结构,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杆呈“十”字形排列在套环的外环面。
优选的,所述滤网架呈圆管形结构,滤网架围护在抽水管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在塔吊基础边设置集水井,将塔吊基础内积水引入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电子浮球阀自动水位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抽水,集水井内部设置滤网架进行滤水,防止抽吸管堵塞,待塔吊基础拆除后,积水井内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封闭即可;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塔吊基础自动降水装置在集液槽表面加设围护筒与套筒对接,且在套筒顶部加设盖帽对接地螺杆防护,且盖帽和围护筒表面的下胶圈橡胶圈粘接在对接槽内部,实现对接地螺杆的密封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0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