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流动力学检查用辅助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2057.7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放;孟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朱荣 |
地址: | 450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 力学 检查 辅助 固定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流动力学检查用辅助固定支架,包括底座、限位板、安装空间、收集盒、隔板、收集槽、固定板、第一导管插孔、固定块、立柱、升降板、调整装置、第二导管插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外部导管一端由升降板的第二导管插孔穿进第一导管插孔内,另一端插入患者尿道口,将多个导管共同安装在一个底座上,使得医务人员无需重复去拿取导管及外部收集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操作的效率,设置第一标签槽及第二标签槽,可将患者姓名的标签粘贴在第一标签槽及第二标签槽内,进而将导管与收集盒的收集空间相对应,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整理,同时减少样本被误标记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尿流动力学检查用辅助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流体力学和电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检测泌尿道各部分的压力、流率及生理电活动,从而反映泌尿道排送尿液和相关支配神经的功能。在对尿液进行收集过程中,通过将尿管插进尿道口,来收集排尿。
在对多个患者进行排尿收集时,需要使用多个导管与收集装置来将排尿进行收集,这样需要医务人员重复拿取和固定导管及收集装置,使得收集作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尿流动力学检查用辅助固定支架,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尿流动力学检查用辅助固定支架,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外轮廓大致成U形且两个限位板之间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滑配卡合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内通过隔板隔有多个互不连通的收集槽,所述收集盒上设有横跨其长度方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收集槽相对应的第一导管插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竖直设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上共同滑配套装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由调整装置驱动其竖直移动,所述升降板上水平开设有与第一导管插孔对应的第二导管插孔。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多个移动轮,使所述底座能够移动。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第一导管插孔相对应的第一标签槽,所述升降板上设有与第二导管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标签槽。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竖直螺纹穿透升降板的螺杆,所述螺杆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杆上同轴设有环形的卡块,对应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供卡块卡合且能自由转动的卡槽。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上水平滑配穿设有销杆,所述收集盒上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供销杆穿出立板一端插合的通孔,所述销杆另一端设有限位块,其上还套装有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分别焊接在限位块及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外部导管一端由升降板的第二导管插孔穿进第一导管插孔内,另一端插入患者尿道口,将多个导管共同安装在一个底座上,使得医务人员无需重复去拿取导管及外部收集装置,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操作的效率,设置第一标签槽及第二标签槽,可将患者姓名的标签粘贴在第一标签槽及第二标签槽内,进而将导管与收集盒的收集空间相对应,便于医务人员进行整理,同时减少样本被误标记现象,设置调整装置,通过调整装置驱动升降板竖直移动,使导管安装高度能够调整,进而利用重力,加速尿液在导管的流动速度,另外通过销杆穿进固定柱的通孔内,使得收集盒限位安装在底座上,避免收集盒从底座上倾倒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2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