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3804.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强;姜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刘芙蓉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部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包括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所述注塑框为矩形,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注塑框为规则的矩形状,注塑完成后再根据需要的形状对注塑形成的塑胶件进行裁剪,从而避免了为得到不同形状的塑胶件而需要开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难度大的问题;并且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使得注塑形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显示模组中的导光板塑胶件时,首先需要制作模具,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根据所需制作的塑胶件的形状来开模,因此对应不同形状的塑胶件需制作不同的模具,尤其是当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的难度较大,且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矩形状的塑胶件时,通常是采用从长边的侧边进胶的方式,导致生产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大,产品质量较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应不同形状的产品需开不同的模具以及从矩形状的模具的侧边进胶导致产品内应力变化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包括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所述注塑框为矩形,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框以及所述进胶通道均为两个,所述注胶嘴通过两个所述进胶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两个所述注塑框对称分布于所述注胶嘴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注塑框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覆盖于所述下模板上,并与所述下模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形成容纳胶体的容纳空间。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下模板的两个长边边缘均间隔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下模板边缘连接,并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翻折。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折边与所述下模板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模板的厚度。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其还包括边缘夹持装置,用于对所述注塑框远离所述注胶嘴的短边边缘进行夹持。
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边缘夹持装置包括U型件以及压紧螺杆;所述U型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夹持部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注塑框为规则的矩形状,注塑完成后再根据需要的形状对注塑形成的塑胶件进行裁剪,从而避免了为得到不同形状的塑胶件而需要开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难度大的问题;并且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使得注塑形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的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使用新型中所述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折边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边缘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3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