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4660.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易双;施廷江;潘旬;陈海军;赵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0 | 分类号: | G01D5/20;G01B7/00;G01B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双通道 发送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机壳、旋变定子、环变定子;所述机壳呈圆柱状,沿轴向开有中心通孔,在中心通孔的外环处开有同轴心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外侧壁处间隔地环形设置有旋变定子、环变定子,在环形槽的内侧壁处套设有转子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旋变转子、环变转子,转轴外间隔套设有旋变转子、环变转子,转轴通过轴承套设在环形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旋变定子和旋变转子的位置对应,环变定子与环变转子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测量精确、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旋变器,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时容易产生误差,在生产时需要反复调试;并且在后续工作时,由于是单通道,无法纠错调整,测量不是特别准确。而且一般的旋变器,由于是接触时的,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使用寿命低。
基于此,本方案设计一种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固定牢靠、安装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测量精确、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的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发送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机壳、旋变定子、环变定子;
所述机壳呈圆柱状,沿轴向开有中心通孔,在中心通孔的外环处开有同轴心的环形槽,在环形槽外侧壁处间隔地环形设置有旋变定子、环变定子,在环形槽的内侧壁处套设有转子组件;
所述的转子组件包括转轴、旋变转子、环变转子,转轴外间隔套设有旋变转子、环变转子,转轴通过轴承套设在环形槽的内侧壁上;
所述旋变定子和旋变转子的位置对应,环变定子与环变转子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槽,其外侧壁和内侧壁均呈环形阶梯台状;
旋变定子和环变定子安装在外侧壁的阶梯台上且两者分别经压圈A和压圈B压紧固定;
转子组件,在靠近环形槽槽底的一侧设置轴承压板,在远离一侧设置有定子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槽的内壁上槽口处即远离槽底处开有外螺纹,定子压板通过内螺纹与该外螺纹拧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轴和轴承压板上均开有对应的螺纹孔,两者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转轴呈阶梯轴状,旋变转子和环变转子通过胶水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两者分别通过压圈C和压圈D进一步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壳外环面上还具有固定环耳。
优选地,所述的机壳上设置有将旋变定子的引线、旋变转子的引线引出的线槽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案,通过设计无接触式的双通道旋变,无接触、双通道旋变工作时粗角度位置测量由单极旋转变压器完成,精角度位置测量由多极旋转变压器完成,通过粗、精机组合完成360°机械角度的高精度测量,使测量精度由角分级提高到角秒级,得到很大提高;
(2)壳体中环形槽的设置、转轴的安装、以及旋变定子、环变定子、旋变转子、旋变转子的安装结构,安装方便,安装牢靠从而有效提高安装精度,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3)由于无接触,因此定子和转子之间不会产生磨损,整个旋变发送机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未经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4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滚筒排潮防粘防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胎侧破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