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管干扰式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4904.3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4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干海勇;乔艳军;张振;李鑫隆;张丹平;李文浩;高昀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B01D29/33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裴娟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管 干扰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管干扰式脱水装置,包括多根圆形筒体首尾相连构成的管道,在所述筒体的上半部分侧壁上设有滤水孔,所述管道的两端端头处设有内螺纹,相邻筒体之间通过外丝接头连接;所述筒体外部还设有紧贴筒壁的筒状滤砂网,所述筒状滤砂网上每隔筒体长度便设有一个宽度与隔离环相同的环状凸起;还包括带有气阀的通气嘴,所述通气嘴设置于管道的末端,并与气泵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在封闭面上设有旋进钻头;通过间断性地往筒体里通气干扰包裹着砂粒、水分的膜油,使其破裂释放包裹住的水珠,大大缩短人工砂的脱水时间,提高人工砂品质、减少砂仓布设数量及占地面积,极大地解决了因砂含水率大进而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砂堆脱水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管干扰式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骨料是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在建筑物中起骨架和支撑作用。分为粗骨料和 细骨料。粗骨料包括卵石、碎石、废渣等;细骨料包括中细砂,粉煤灰等,在建筑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拌料时,水泥经水搅拌成稀糊状,如果不加骨料将无法成型、无法起强度,导致无法使用。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骨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拌制要求控制砂料的含水率一般在6%以下,天然砂料的脱水工艺都是采用大型堆料场让砂料自然脱水,脱水时间长,堆料场场地占用时间长,脱水效果还不明显。而现阶段一般采用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料用于水工建筑物;但人工砂由于在制砂过程中需要经过洗泥、分级等工序,含水率一般在20%左右,也需要脱水。为了降低施工造价,一般采用机械设备脱水。而目前国内没有用于人工砂料脱水的成套设备,类似设备只有用于固体物料分级的倾斜式振动筛及用于煤矿加工分离固体介质的直线震动筛分机,效果差、安装工序繁琐,成本较高。
因混凝土骨料所需的人工砂料源为粉砂质板岩、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夹板岩等,岩石内通常含有大量油性碳物颗粒,集中出现在人工砂0.5mm一下的颗粒中,呈现黑色带膜油状,附着于人工砂颗粒间,并包裹部分粉粒,造成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统生产出的人工砂自然堆积脱水时间长的问题。通过抽样检测实验,发现沙堆中含水较为集中,砂堆下部出现液化状态。根据施工规范,人工砂自然脱水达到合格标准的时间根据砂堆大小及外界温度影响一般为 33 天~ 56 天,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降低人工砂含水率的装置,需通过人工干扰脱去砂堆里多余的水分,提高人工砂出厂合格率、产量,减少人工砂库存脱水时间,减少细骨料生产系统砂仓的场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阶段人工砂脱水缺乏机械装置,通常采用堆料场自然脱水的方式所导致的人工砂脱水时间长、堆料场占用时间长,人工砂出厂合格率及产量均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管干扰式脱水装置,包括多根圆形筒体首尾相连构成的管道,在所述筒体的上半部分侧壁上设有滤水孔,所述筒体的两端端头处设有内螺纹,相邻筒体之间通过外丝接头连接;所述外丝接头包括隔离环及设置于隔离环两侧的环状丝头,所述筒体外部还设有紧贴筒壁的筒状滤砂网,所述筒状滤砂网上每隔筒体长度便设有一个宽度与隔离环相同的环状凸起;还包括带有气阀的通气嘴,所述通气嘴设置于管道的末端,并与气泵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封闭,在封闭面上设有旋进钻头。
特别的,第二节筒体外部的筒状滤砂网的端头向内收入内部,通过外丝接头及筒体的内螺纹固定。
特别的,所述滤水孔为均匀设置在筒状管道上的半部分的六边形,且筒状滤砂网的孔径小于滤水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间断性地往筒体里通气干扰包裹着砂粒、水分的膜油,使其破裂释放包裹住的水珠,大大缩短人工砂的脱水时间,提高人工砂品质、减少砂仓布设数量及占地面积,减少骨料系统仓储建设成本,提高人工砂产出效率,极大地解决因砂含水率大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4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热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黏土含量高土壤淋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