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4991.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霞;杨燕;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朝霞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1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输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包括氧气吸入器本体、氧气瓶、氧气瓶移动架和一次性吸氧管,氧气瓶的顶端控制阀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卡环块,氧气吸入器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第一挡环远离氧气吸入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氧气吸入器本体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罩,连接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第二挡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输氧装置更换氧气瓶的便捷性和效率,省时省力,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避免氧气瓶更换过程中长时间断氧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也能够有效提高输氧装置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学包含了依不同器官系统而分类的次专科:心脏内科、呼吸科、肝胆肠胃科、肾脏科、血液科、肿瘤科、内分泌科、传染病科、免疫科、风湿科、神经科、儿科、神经内科以及老年病科等,但各地甚至各医院对次专科的分类可能有所不同,广义的内科学更包含了皮肤科、眼科、精神医学、复健科、放射科、安宁缓和科、环境及职业病科等非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之专科。
目前输氧装置中氧气瓶与氧气吸入器采用螺纹连接,在氧气瓶没氧气更换时,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工具把氧气吸入器从氧气瓶上拆下,然后把氧气吸入器再安装到另一个氧气瓶上,该更换过程过于繁琐不便,耗时费力,影响输氧装置更换氧气瓶的便捷性,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输氧装置更换氧气瓶过程过于繁琐不便,耗时费力,影响输氧装置更换氧气瓶便捷性,同时增加了医务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包括氧气吸入器本体、氧气瓶、氧气瓶移动架和一次性吸氧管,所述氧气瓶的顶端控制阀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卡环块,所述氧气吸入器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远离氧气吸入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氧气吸入器本体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壁与卡环块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的孔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氧气瓶移动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与连接罩上连接孔内壁活动连接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连接罩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拉块,两个所述移动杆远离拉块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移动杆的杆壁均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罩的外壁和拉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与氧气瓶移动架外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倾斜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倾斜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圆筒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孔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的外壁均与卡环块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卡块远离卡环块的一端开设有斜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地面呈平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连接管的侧壁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朝霞,未经王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4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