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地质勘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6876.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5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行行;杨青峰;张伟朋;李贝德;陈鹏;王国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行行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05008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地质 勘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地质勘察装置,包括勘察壳体,所述勘察壳体的顶部通过工业搭扣固定连接有勘察顶盖,且勘察壳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勘察壳体套设在固定圈板内,所述固定圈板的一端滑动设置有顶紧组件,且固定圈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长度调节组件远离固定圈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勘察壳体与固定圈板插入式活动连接,且勘察壳体通过顶紧组件与固定圈板顶紧固定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勘察壳体使用时的固定和伸入地层长度的调节,通过支撑杆、支撑底盘和打地桩,方便将装置固定在待勘察的地基上,通过长度调节组件方便调节勘察壳体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地质勘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类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中,地基土的渗透特性是勘察工作的重点,也是设计和施工中关键参数的组成部分,常规确定渗透系数的现场试验主要有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提水试验等。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一种使用方便,便于调节固定的地基土渗透特性测试的工程地质勘察设备,不利于勘察人员的使用和勘察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地质勘察装置,具有使用方便、便于调节固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地质勘察装置,包括勘察壳体,所述勘察壳体的顶部通过工业搭扣固定连接有勘察顶盖,且勘察壳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勘察壳体套设在固定圈板内,所述固定圈板的一端滑动设置有顶紧组件,且固定圈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长度调节组件,所述长度调节组件远离固定圈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勘察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勘察顶盖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注水管和导向滑管。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杆通过导向滑管在勘察壳体内滑动连接,且导向滑杆上刻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顶紧组件包括顶紧滑杆,所述顶紧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环,且顶紧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顶紧弧板,所述顶紧滑杆上套设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的一端抵触在顶紧弧板上,且顶紧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固定圈板上,所述顶紧滑杆的杆体与固定圈板贯穿式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长度调节内杆,所述长度调节内杆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长度调节外管,且长度调节内杆通过固定螺栓与长度调节外管顶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勘察壳体与固定圈板插入式活动连接,且勘察壳体通过顶紧组件与固定圈板顶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勘察壳体插入到土中并到达指定位置,将一定量的水通过注水管逐渐注入勘察壳体中,同时开始计时,由于水堆积在勘察壳体底部,浮力球便会浮起,当水沿着渗水孔和土层缝隙流走后,浮力球便会重新贴合勘察壳体底部壳体,工作人员可以从导向滑杆刻度线位置的变化所花费的时间,计算出土层的渗透系数,实现对不饱和含水层的勘察和检测,勘察壳体与固定圈板插入式活动连接,且勘察壳体通过顶紧组件与固定圈板顶紧固定连接,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勘察壳体使用时的固定和伸入地层长度的调节,通过支撑杆、支撑底盘和打地桩,方便将装置固定在待勘察的地基上,通过长度调节组件方便调节勘察壳体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圈板和顶紧组件的俯视图;
图中:1、勘察壳体;11、渗水孔;2、工业搭扣;3、勘察顶盖;31、注水管;32、导向滑管;4、导向滑杆;41、浮力球;5、固定圈板;6、顶紧组件;61、顶紧滑杆;62、拉环;63、顶紧弧板;64、顶紧弹簧;7、长度调节组件;71、长度调节内杆;72、固定螺栓;73、长度调节外管;8、支撑杆;81、支撑底盘;82、打地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行行,未经刘行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6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