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8321.8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2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贾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冬冬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B5/02;E0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3 | 代理人: | 李艳杰 |
地址: | 033199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地质 裂缝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工程测量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包括:手柄杆、埋杆、中线杆、活动套、对中拉杆、平行拉杆、标尺、基准套、测量套、水平仪,两所述手柄杆进行铰接,一根所述埋杆铰接在所述手柄杆的一端,两所述手柄杆铰接处有所述中线杆,所述中线杆套有所述活动套,所述活动套铰接有所述对中拉杆,所述对中拉杆铰接在所述手柄杆上,所述中线杆远离所述手柄杆手握一端铰接有所述平行拉杆,所述平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埋杆上,所述手柄杆靠近手握的一侧铰接有所述标尺,另一根所述手柄杆铰接有所述测量套,所述标尺在所述测量套中,所述标尺上套有所述基准套。适合长时间、大规模、低精度的裂缝测量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工程测量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在进行工程活动中,会引起岩土体的破坏,从而导致地质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会与工程间产生耦合效应,互相进行影响,所以需要对这些裂缝进行及时的监测,以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现有的便携式裂缝测量装置操作相对复杂,而且直接进行测量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简化了操作,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包括:手柄杆、埋杆、中线杆、活动套、对中拉杆、平行拉杆、标尺、基准套、测量套、水平仪,所述手柄杆有两根,二者进行交叉并在远离手握的一侧进行铰接,所述埋杆有两根,一根埋杆铰接在一个所述手柄杆远离手握的一端,且与手柄杆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根埋杆平行,在两所述手柄杆铰接处还铰接有所述中线杆的中间位置,所述中线杆在两所述手柄杆之间,所述中线杆靠近所述手柄杆手握一侧套有所述活动套,所述活动套上铰接有两个所述对中拉杆的一端,所述对中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手柄杆上,所述对中拉杆与另一所述手柄杆平行,所述中线杆远离所述手柄杆手握一端铰接有两根所述平行拉杆,所述平行拉杆平行于所述手柄杆,所述平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埋杆上,一根所述手柄杆靠近手握的一侧铰接有所述标尺,所述标尺上有刻度,另一根所述手柄杆相同位置铰接有所述测量套,所述标尺可在所述测量套中滑动,所述标尺上套有所述基准套,两所述手柄杆的铰接位置铰接有所述水平仪。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使得整体的造价相对低廉,使得大规模的使用成为可能,使用也更为方便,只需简单的培训即可进行使用,无需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具有更好的普及性。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直接进行裂缝宽度的测量,而且还可以进行裂缝变化的监测,监测过程可靠性较高,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小,不容易损坏,适合长时间、大规模、低精度、环境恶劣情形下的裂缝测量和监测。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杆的手握处具有圆环,方便手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所述手柄杆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手柄杆的手握一端的距离大于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仪为三根互相垂直连接在一起的短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埋杆的最低端有翼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线杆的顶端有直径大于所述中线杆直径的限位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本申请的装置,与现有的机械式裂缝测量装置相比,结构更为简单,方便携带,可靠性较高,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大规模的使用;与高精度的先进测量装置相比,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普及性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稳定耐用,简单便宜,对使用人员要求较低,容易上手,适合大规模的测量和监测使用,且不易损坏,受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进行大范围的粗略测量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冬冬,未经贾冬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8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