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8354.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杨雅;万菁;李红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A61H15/02;A61H33/06;A6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奄包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包括外包袋本体和中药热奄包,外包袋本体表面通过缝合线缝制并划分为若干单元格,外包袋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插口盒,插口盒配套设有插口,插口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带一端,弹性带另一端固定连接魔术贴勾面,每个单元格外表面顶端设有拉链条,每个单元格内表面设有保温垫片,且保温垫片表面均匀分布若干按摩凸球,中药热奄包设置于单元格内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治疗部位灵活使用,可以平铺或佩戴装置,使用便捷;可以根据治疗范围选择使用多个或单个单元格内的中药热奄包,且通过按摩凸球的设置对皮肤进行按摩处理,更好的对人体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提升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奄包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热奄包的热蒸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通过热蒸汽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目的;申请号为:CN201720081599.5的一种中药热奄包保温装置,包括电加热恒温装置和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周向边缘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加热恒温装置的外侧壁上,所述散热层和所述电加热恒温装置的外侧壁之间形成一放置所述中药热奄包的容置腔,上述授权专利可以方便热量的弥散,保持长时间温度,热量温度稳定,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热奄包使用不够便捷,无法灵活佩戴,利用中药热奄包进行治疗时无法划分治疗范围,使用效果欠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涉及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中药热奄装置,包括外包袋本体和中药热奄包,所述外包袋本体表面通过缝合线缝制并划分为若干单元格,所述外包袋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插口盒,所述插口盒配套设有插口,所述插口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带一端,所述弹性带另一端固定连接魔术贴勾面,每个所述单元格外表面顶端设有拉链条,每个所述单元格内表面设有保温垫片,且所述保温垫片表面均匀分布若干按摩凸球,所述中药热奄包设置于单元格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格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单元格内壁设有保温内衬,所述单元格内部靠近于中药热奄包底部一侧设有电加热恒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袋本体外表面中部横向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条一侧设有拉锁头。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袋本体整体为长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治疗部位灵活使用中药热奄装置,可以平铺或者佩戴使用,使用便捷,操作简单;装置可以根据治疗范围灵活选择使用多个或者单个单元格内的中药热奄包,且通过按摩凸球的设置对皮肤进行按摩处理,更好的对人体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提升装置的使用效果,整体结构紧凑,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格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包袋本体;2、保温垫片;3、按摩凸球;4、缝合线;5、插口盒;6、插口;7、弹性带;8、魔术贴勾面;9、拉链条;10、魔术贴毛面;11、单元格;12、保温内衬;13、中药热奄包;14、电加热恒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未经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8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镜用消毒柜
- 下一篇:智能双通道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