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1197.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衍树;秦延山;安丰宝;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3 | 分类号: | F24H1/43;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高效 组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包括锅炉及其燃烧室,锅炉内部设有若干盘管阵列,所述盘管阵列包括管状结构的内层盘管阵列和若干外层盘管阵列,所述内层盘管阵列一端所述燃烧室设有燃烧器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外层盘管阵列依次位于所述内层盘管阵列外侧并交错分布,内层盘管阵列和外层盘管阵列之间构成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蛇形结构分布的烟道,所述内层盘管阵列中部具有曲线结构的仿形段;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盘管阵列的结构分布进行布局,使其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吸收燃烧机燃气热量,可以保障锅炉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的燃烧室结构中,一般都是由盘管围成的直筒状结构,其各个位置与燃烧室中心轴线的距离一致,当燃烧器燃烧时,其产生的火焰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火焰的初始位置和末端位置直径较小,相对的火焰的中部位置直径较大,火焰燃烧时,火焰周边与燃烧室内壁的间距不能保持最佳间隙,导致锅炉整体不能保障较好的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包括锅炉及其燃烧室,锅炉内部设有若干盘管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管阵列包括管状结构的内层盘管阵列和若干外层盘管阵列,所述内层盘管阵列一端所述燃烧室设有燃烧器的一侧密闭连接,所述外层盘管阵列依次位于所述内层盘管阵列外侧并交错分布,内层盘管阵列和外层盘管阵列之间构成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蛇形结构分布的烟道,所述内层盘管阵列中部具有曲线结构的仿形段。
所述仿形段的直径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设置。
所述内层盘管阵列两端外侧的烟道内还设有子盘管阵列,子盘管阵列也为管状结构,且子盘管阵列将烟道分成位于其内侧和外侧的两部分。
所述子盘管阵列与其外侧或内侧的盘管阵列同步缠绕成型。
还包括了端部盘管阵列,端部盘管阵列为平面状结构并分别平铺在所述锅炉内部前端和后端的端面上。
所述锅炉的侧壁上设有出烟口,出烟口与所述烟道的外侧末端连通。
所述盘管阵列的端部分别伸出锅炉的侧壁设置,并与位于锅炉外侧的集水器和分水器连接,集水器和分水器分别安装固定在锅炉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对盘管阵列的结构分布进行布局,使其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的吸收燃烧机燃气热量,可以保障锅炉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锅炉、101出烟口、200燃烧器、301内层盘管阵列、302外层盘管阵列、303烟道、304子盘管阵列、305仿形段、306端部盘管阵列、401集水器、402分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包括锅炉100及其燃烧室,锅炉100内部设有设有若干盘管阵列,燃烧室内部用于容纳燃烧器200燃烧所产生的火焰,而盘管阵列内部有循环水流通,并通过循环水将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吸收,使循环水温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诚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1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野外土壤标本采集的剖面刀
- 下一篇:一种动压式卷烟硬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