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弦器及复合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1693.6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尚群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5/14 | 分类号: | F41B5/14;F41B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弦器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弦器及复合弓,涉及复合弓技术领域,解决了复合弓的副弦在弓张开过程中易接触使用者手臂,影响箭飞行的技术问题;该分弦器包括本体,本体上存在有定位部和两个翅部,其中:定位部用于与止弦杆连接;两个翅部设置于定位部的两端且对称设置,两翅部之间用于容纳副弦且两翅部之间的距离由靠近定位部的一端向远离定位部的一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本体通过定位部固定在止弦杆上,副弦位于两翅部之间的空间内,当弓张开的过程中,副弦能沿两翅部的内侧向后退,且受到两翅部的限位,两侧副弦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避免接触手臂;且箭在飞出时,本体能给箭予保留足够的通过空间,不会影响箭飞行的稳定性和复合弓射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弦器及复合弓。
背景技术
复合弓主要是由弓把、轮组、弓弦、弓片和弓片座等部件组装而成。其是通过主弦的后拉变形,将拉弓的动能通过滑轮组转换成径向拉动多条副弦的势能,进而拉动弓片,使弓片储存能量,释放主弦时,首先是弓片的变形,通过多条副弦带动滑轮组进而带动主弦回弹,将搭在主弦上的弓箭射出。
专利号为CN 208366157 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弓五弦缆系统以及复合弓,其包括主弦和四根副弦,其中,四根副弦以主弦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均布于复合弓的两侧,形成双侧缆结构。上述五弦缆系统能够使复合弓在上下左右整体上受力均匀,使上下轮组拉力、力矩完全对称相等,能够达到弓箭射出方向为两力矩的角平分线,而达到中心发射的目的使弓弦回弹路径为与几何中心线重合。
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不论是上述双侧缆结构或单侧缆结构,上述过程中,弓片变形,尤其对于双侧缆结构而言,副弦(副缆)向后退会逐渐更加贴近使用者的手臂,在箭射出的过程中容易与使用者的手臂接触产生不必要的接触、剐蹭、扭力,而影响箭飞行的稳定性和复合弓射击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弦器及复合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合弓的副弦在弓张开过程中易接触使用者手臂,影响箭飞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弦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存在有定位部和两个翅部,其中:所述定位部用于与止弦杆连接;
两个所述翅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两端且对称设置,两所述翅部之间用于容纳副弦且两所述翅部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定位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本体呈V型体。
优选的,所述翅部与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用于将所述本体套设于所述止弦杆上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还包括有一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由所述本体的一侧延伸至与所述固定孔相连通。
优选的,两所述翅部与所述定位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副弦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橡胶部以缓冲所述副弦回弹的冲击力。
优选的,所述翅部上用于与所述副弦接触的部分为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本体由铝合金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弓,包括副弦、主弦、止弦杆和上述分弦器,当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止弦杆上时,所述本体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尚群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尚群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1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