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扩张导引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1897.X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爱军;李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扩张 导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扩张导引针,包括中空的针管,所述针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缩小部,所述缩小部的末端开设有可扩张的通道口,所述缩小部的直径沿轴向朝末端逐渐减小,使通道口的直径小于针管的最大直径,进而减小大直径针管对组织的切割伤害,通道口可扩张,有利于适应不同尺寸的取样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扩张导引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多种器官活组织取样均需要用到同轴导引针,其目的是在皮肤和病变组织之间建立一个导出或导入物质的临时通道,有利于取样装置取样或给病变组织给药。
现有同轴导引针包括针芯和针管,针芯和针管的端部均套设有手柄,现有同轴导引针的插入方式均为针芯穿设在针管内后同时穿刺进入病变组织,然后将针芯从针管内拔出,针管留在体表和体内组织之间以形成通道,手术完成后再将针管取出。同轴导引针的直径需要根据取样器械,例如活检针,的尺寸进行选择,同轴导引针的直径越大,对组织的切割伤害越大,术后伤口越难愈合,当同轴导引针第一次穿刺不到位时,需进行多次穿刺,增加病人的痛苦。重复穿刺的操作繁复、风险较大,严重时还导致因重要器官和组织损伤而引发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扩张导引针,能够减小针管对组织造成切割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包括中空的针管,所述针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缩小部,所述缩小部的末端开设有可扩张的通道口,所述缩小部的直径沿轴向朝末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缩小部的直径沿轴向朝末端逐渐减小,使通道口的直径小于针管的最大直径,进而减小大直径针管对组织的切割伤害,通道口可扩张,有利于适应不同尺寸的取样器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缩小部包括若干块弹性管壁,若干块所述弹性管壁沿所述针管的中心轴线圆周分布,相邻的所述弹性管壁之间设置有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缩小部为圆台型、近似圆台型或台阶顺滑过渡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缩小部的末端设置有顺滑过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顺滑过渡部采用圆角或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同轴扩张导引针还包括具有封闭尖端的针芯,所述针管活动套设在所述针芯的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闭尖端为圆锥型、斜锲型或多面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的针管结构断裂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圈示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图3a、图3b和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的针管的缩小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的结构断裂示意图之一;
图5a、图5b和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轴扩张导引针的针芯的封闭尖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1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增压的重锤锻造装备
- 下一篇:一种高热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