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2236.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杰;张鹏;吴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杰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陷性 黄土 地区 出入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结构,包括有素混凝土垫层、外墙、管沟壁、过梁、散水;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中部底面修筑有混凝土基础,该混凝土基础顶面修筑有外墙;所述外墙向室外一侧修筑有管沟壁;所述管沟壁中部设置有变形缝,管沟壁顶面修筑有沟盖;所述外墙向室内一侧修筑有室内管沟,该室内管沟通过外墙的通孔与管沟壁形成的室外管沟连通;所述外墙的通孔顶面与管沟壁的沟盖顶面之间设置有200‑300mm的预留沉降间隙,该预留沉降间隙顶面的外墙处修筑有过梁,过梁两端埋入外墙通孔两侧的墙体内;所述管沟壁的沟盖顶面填充有填土层,填土层顶面贴合于外墙墙面修筑有散水,该散水为顶面倾斜向室外地面的混凝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敷设管道的槽沟称管沟,管沟一般有三种:可通行管沟、不通行管沟、半通行管沟。无论哪种管沟,都会配有管沟出入口,即管沟在室内和室外的节点。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常常会成为薄弱节点,因为遇水沉陷对管沟结构造成破坏,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结构,该结构通过过梁加固管沟出入口节点的横向荷载能力,同时室内管沟和室外管沟相对分离,通过预留沉降空隙可减少竖向位移破坏影响,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沟出入口结构,包括有素混凝土垫层、外墙、管沟壁、过梁、散水;所述素混凝土垫层中部底面修筑有混凝土基础,该混凝土基础为矩形通长结构,混凝土基础顶面修筑有外墙;所述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该外墙两侧分别为室内和室外,外墙底部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且外墙向室外一侧修筑有管沟壁;所述管沟壁为中空矩形钢筋混凝土管道结构,该管沟壁中部设置有变形缝,管沟壁顶面修筑有沟盖,且沟盖顶面贴合于外墙修筑有120-150mm的凸起堵空结构;所述外墙向室内一侧修筑有室内管沟,该室内管沟通过外墙的通孔与管沟壁形成的室外管沟连通;所述外墙的通孔顶面与管沟壁的沟盖顶面之间设置有200-300mm的预留沉降间隙,该预留沉降间隙顶面的外墙处修筑有过梁,过梁为钢筋混凝土横梁结构,过梁两端埋入外墙通孔两侧的墙体内;所述管沟壁的沟盖顶面填充有填土层,填土层顶面贴合于外墙墙面修筑有散水,该散水为顶面倾斜向室外地面的混凝土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管沟壁中部变形缝缝宽为10-20mm,内填充嵌缝密封膏。
作为优选,所述散水坡度为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通过过梁加固管沟出入口节点的横向荷载能力,同时室内管沟和室外管沟相对分离,通过预留沉降空隙可减少竖向位移破坏影响,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管沟出入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素混凝土垫层,11为混凝土基础,2为外墙,3为管沟壁,31为变形缝,4为过梁,5为散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杰,未经李凤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2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理机
- 下一篇:一种具备新型伸缩刷头的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