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增益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5562.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霖;张宏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刘光明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 全向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PCB板、设于PCB板的若干阵列单元及若干第一功分器,相邻的两阵列单元之间设有一第一功分器,每一阵列单元包括两组单元和设于两组单元之间的第二功分器,每一组单元包括两辐射单元和接于两辐射单元之间的第三功分器,第三功分器与第二功分器、相邻的两第二功分器分别与位于其间的第一功分器、相邻的两第一功分器之间以及其中一第一功分器与同轴连接器分别通过同轴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各个辐射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相互叠加,形成高增益的辐射波束,可实现大下倾角,且各阵列单元和馈电网络集成在PCB板上,天线的厚度小,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全向天线由于其覆盖范围大而被广泛应用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现有的全向天线的馈电方式主要包括串馈或并馈两种形式。其中,串馈形式的全向天线的天线单元采用底馈或者中馈的形式,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但带宽窄,且多节后的天线单元效率低,全向天线的整体增益不高,尤其是大下倾角时整体增益更低。并馈的全向天线的天线单元通常是采用套筒形式,然后利用馈电网络将各天线单元并联连接,带宽宽,各天线单元可以独立调整相位,能够实现大下倾角设计,且各天线单元能量平均,容易实现高增益;但其馈电网络复杂,结构连接点多,馈电网络要穿过套筒中心也非常困难,尤其对于小直径的全向天线,结构布局很困难,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宽宽,在大下倾角时仍能获得高增益的全向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带宽宽,在大下倾角时仍能获得高增益的全向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PCB板、设于所述PCB板的若干阵列单元及若干第一功分器,相邻的两所述阵列单元之间设有一所述第一功分器,每一所述阵列单元包括两组单元和设于所述两组单元之间的第二功分器,每一组单元包括两辐射单元和接于两所述辐射单元之间的第三功分器,所述第三功分器与所述第二功分器、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功分器分别与位于其间的所述第一功分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功分器之间以及其中一第一功分器与同轴连接器分别通过同轴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同轴线和功分器组成了全向天线的并馈网络,通过并馈方式,各个阵列单元的辐射单元辐射的电磁波相互叠加,形成高增益的辐射波束,带宽宽,且在大下倾角时,仍能获得高增益,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此外,各阵列单元和并馈网络集成在PCB板上,全向天线的整体厚度小,结构简单,简化了天线的制作和加工,大大降低人工调试时间和生产成本。
具体地,所述辐射单元设于所述PCB板的正面,各所述同轴线设于所述PCB板的背面,所述PCB板的背面设置接地板,各所述同轴线的线芯与所述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第三功分器对应连接,各所述同轴线的外导体接所述接地板。
较佳地,所述PCB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各所述同轴线的线芯分别穿过一所述连接孔以对应连接至所述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第三功分器。
较佳地,所述辐射单元为偶极子,其包括有两辐射臂,每一组单元还包括接于两所述辐射臂之间的第一耦合巴伦,所述第一耦合巴伦接所述第三功分器。
较佳地,同一组单元的两所述辐射单元之间的距离为中心频率的0.8个波长。
较佳地,每一组单元还包括扼流枝节和第二耦合巴伦,所述扼流枝节与所述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耦合巴伦接于所述扼流枝节的两扼流条之间。
具体地,所述辐射单元、第一耦合巴伦、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及第三功分器为敷在所述PCB板表面的金属铜。
具体地,所述高增益全向天线包括有四所述阵列单元和三所述第一功分器。
较佳地,位于中间的一所述第一功分器与同轴连接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5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模组和AR眼镜
- 下一篇:一种线路可靠的散热型贴片式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