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钻收灰防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5828.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春;李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春;李泳波 |
主分类号: | B25D17/14 | 分类号: | B25D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钻 防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钻收灰防尘罩,包括套设在冲击钻钻头外的伸缩管和漏灰管,伸缩管与漏灰管相连接,漏灰管设有用于安装在冲击钻上的固定结构,且漏灰管的下端还设有用于导出灰尘的导出结构,导出结构的出口连接有储灰袋。如此设置,通过在钻头外套装伸缩管和漏灰管,实现钻头周围全包围,并通过漏灰管引流灰尘到预置的储灰袋中,而且伸缩管可随着钻孔时钻头的深入而缩短,达到钻孔时完全接挡灰尘并把灰尘引流到储灰袋,增加可施工时间和钻孔数量,提升施工效率及进度,减少施工时频繁倒灰尘和废土渣的次数,避免使人被迫吸入灰尘,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冲击钻钻孔时灰尘外漏,造成污染空气及室内清洁,严重影响施工和人员健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冲击钻收灰防尘罩。
背景技术
使用冲击钻钻孔时会产生大量灰尘,目前只是用护罩把钻头部分包住来实现钻孔时挡住灰尘的目的。但是这样的防尘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一次少量钻孔。若一次施工钻孔数量较多,灰尘土渣就会漏出,很容易四处散落,以致于污染空气及室内清洁,挡灰防尘效果差,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而且还使人被迫吸入灰尘,影响施工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冲击钻钻孔时灰尘外漏,造成污染空气及室内清洁,严重影响施工和人员健康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钻收灰防尘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冲击钻钻孔时灰尘外漏,造成污染空气及室内清洁,严重影响施工和人员健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冲击钻收灰防尘罩,包括套设在冲击钻钻头外的伸缩管和漏灰管,所述伸缩管与所述漏灰管相连接,所述漏灰管设有用于安装在冲击钻上的固定结构,且所述漏灰管的下端还设有用于导出灰尘的导出结构,所述导出结构的出口连接有储灰袋。
优选地,所述漏灰管与所述伸缩管相连接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伸缩管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漏灰管和所述伸缩管卡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漏灰管轴向延伸的固定卡脚,且各个所述固定卡脚环绕所述漏灰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出结构包括与所述漏灰管下端相连通的弧形导出管,所述储灰袋连接在所述弧形导出管的出口端。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出管的出口端还设有喇叭口状的过渡段,且沿靠近所述弧形导出管至远离所述弧形导出管的方向、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伸缩管为圆锥形结构,且沿远离所述漏灰管至靠近所述漏灰管的方向、所述伸缩管的直径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伸缩管为环形褶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漏灰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所述第一半体和所述第二半体的拼接位置处设有卡扣结构、以将所述第一半体和所述第二半体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半体和所述第二半体二者之一的卡件,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且与所述卡件相配合的扣件,所述卡件伸入所述扣件中、以使所述第一半体和所述第二半体相卡接。
优选地,所述储灰袋的袋口设有用于扎紧所述袋口的抽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春;李泳波,未经李荣春;李泳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5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出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动力车间锅炉专用高效耐磨脱硝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