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线医用引流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6085.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丹青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引流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线医用引流支架,包括用于胆道引流的前支架及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引线,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带线医用引流支架在使用时,将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引线连接,有效降低了支架出现位移现象,或者支架出现位移后也能轻松的取出,也可以在放置支架时与ENBD管的带线进行连接,以便在撤出鼻胆管时一起带出胰管塑料支架,避免再次进行内镜下取出,提高了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线医用引流支架。
背景技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痊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例如:胆管结石、良性恶性胆道狭窄,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胰痿,胰腺囊肿等,并通过基本ERCP衍生出EST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BD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RBD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ERPD胰管引流术,EMBD经内镜胰管管侄子家放置术等,而ENBD、EMBD 术是ERCP中常规衍生术,鼻胆管一般需要放置较少时间会及时拔出,预防性胰腺炎放置的胰管支架也需与鼻胆管一并时间撤出,而胆道塑料支架,胰管塑料支架一般需要放置较长时间,而放置过程中易移位变形,支架取出也需要再做一次内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鼻胆管一般需要放置较少时间会及时拔出,预防性胰腺炎放置的胰管支架也需与鼻胆管一并时间撤出,而胆道塑料支架,胰管塑料支架一般需要放置较长时间,而放置过程中易移位变形,支架取出也需要再做一次内镜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带线医用引流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线医用引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胆道引流的前支架及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引线,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为中空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引线连接,有效降低了支架出现位移现象,或者支架出现位移后也能轻松的取出,也可以在放置支架时与ENBD管的带线进行连接,以便在撤出鼻胆管时一起带出胰管塑料支架,避免再次进行内镜下取出,并提高了手术效率。
为了能满足不同需要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和/或后支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猪尾型结构。将前支架、后支架、或者前支架和后支架都设置成猪尾型结构的管体,可以根据患者需要进行组合,提高前支架和后支架的适用性。
为了保证猪尾巴结构的管体位于患处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侧翼。通过在猪尾巴结构的管体上设置设置用于支撑的第一侧翼,第一侧翼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防止管体出现位移,并保证猪尾巴结构的管体位于患处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第一侧翼对猪尾巴结构的管体支撑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翼为沿管体径向由一端向另一端为逐渐向外倾斜设置的斜面。通过将第一侧翼设置呈倾斜设置的斜面,也就使第一侧翼为倒刺结构,保证对猪尾巴结构的管体支撑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管体位于患处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和/或后支架均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侧翼。通过在管体上设置设置用于支撑的第二侧翼,第二侧翼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防止管体出现位移,并保证管体位于患处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第二侧翼对管体支撑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翼为沿管体径向由一端向另一端为逐渐向外倾斜设置的斜面。通过将第二侧翼设置呈倾斜设置的斜面,也就使第二侧翼为倒刺结构,保证对管体支撑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第二侧翼对管体支撑稳定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翼沿管体轴向向一端延伸然后迂回弯折向另一端延伸。通过将第二侧翼设置呈倒钩形结构,保证对管体支撑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丹青,未经刘丹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