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6420.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段国龙;郭婧;丁志雷;张璐;樊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国龙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槽位、移动板、旋转柱、连接架、万向轮、刹车踏板、支柱、滑槽、移动柱、紧固螺栓、支撑板、伸缩板、防护栏和伸缩护栏。本实用新型加装的移动机构,可使支架可以自由移动,避免传统的支架的固定性,无法移动的弊端;加装的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可将支架快速进行拉伸和升高,避免传统的支架固定性,依次安装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高成本,安装和拆卸的麻烦;同时加装的支撑机构和防护机构,使施工工人在操作的时候,防护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用于基坑中来回移动,并且升降拉伸自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
传统的支架均是人工结合基坑的位置就地搭建,这样的话,费时费力,并且支架由于各个之间卡扣衔接,这样的话如果有一个卡扣没紧固好,可能会直接造成施工事故的产生,并且传统的支架搭建麻烦,拆卸起来更为麻烦,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伸缩机构、移动机构、升降机构、支撑机构、槽位和防护机构;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底板、移动板、连接架和万向轮;所述底板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端面套接有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套接安装有所述万向轮;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柱、移动柱和紧固螺栓;所述支柱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移动柱,所述支柱的底端面固接所述紧固螺栓螺纹紧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伸缩板和伸缩护栏;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套接有所述伸缩板,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内部套接有所述伸缩护栏,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伸缩板的顶端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槽位;所述底板的内部开有所述槽位,所述槽位的内部结构呈C字型结构,所述槽位的内部套接有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底板的高度,所述移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所述移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底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支柱包括滑槽;所述支柱的左右两侧从上至下贯通开有两个所述滑槽,所述支柱的内部结构为空腔结构,所述支柱套接至所述滑槽的空腔处,所述紧固螺栓水平贯通至所述两个滑槽的内部而固接至所述移动柱的底端面,所述移动柱的内部结构为实心结构,所述移动柱和紧固螺栓的数量各为四根,左侧两根所述支柱固接至所述底板的左侧端面的顶端,左侧两根所述支柱的左端面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左端面,右侧两根所述支柱固接至所述移动板的右侧端面的顶端,右侧两根所述支柱的右端面分别垂直于所述移动板的右侧端面,左侧所述支柱的高度小于右侧所述支柱的高度,四根所述支柱的顶端面相互对应平行,四根所述移动柱的尺寸相同,四根所述支柱的内部的所述滑槽的分别套接有四根所述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旋转柱的数量为四根,两根所述旋转柱分别套接至所述底板的左侧的底端,两根所述旋转柱分别套接至所述移动板的右侧的底端,左侧两根所述旋转柱的高度小于右侧两根所述旋转柱的高度,四根所述旋转柱的底端面相互对应平行,四根所述旋转柱的底端面分别套接一个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结构呈倒U字型结构,四块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分别套接一个所述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的直径相同,四个所述万向轮的顶端分别套接安装一个刹车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国龙,未经段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